中国歌诗词 流行歌曲中含有中国古诗诗句的歌词

1、梅艳芳《床前明月光》歌词完全引自《静夜思》
2、邓丽君《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
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是直接引处《诗经》中的词句 。
3、毛宁《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
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唐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或间接引用,即对某些词句加以改变,或表达意思上与古典诗词相同相似 。诗、词、曲和当代歌曲都源于生活 。无论是过去的诗、词、曲或是现代的歌曲,它们的题材均取材生活 。
1、友情
元曲: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饯行杯,别
离泪,刚道声保重将息 。痛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前程万里 。
当代歌曲:《驼铃》: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蒙蒙,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当心夜晚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表达了对友人由衷的嘱咐和祝福 。
2、亲情
(1)借月思乡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当代歌曲:《望乡》:“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 。淼淼炊烟飘来了思乡愁,多少回朝夕晨暮思念你,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 。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脸庞 。月似故乡亲人是否安康;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 。”
古典语词与歌曲都采用“月”这一事物恶霸 表达思乡的情感 。
(2)借物思乡
元曲:《仙吕.赏花时》:一簇人家入屏帐,竹篱补苔墙破柴门上张破网 。几间茅屋,一竿风旆,摇曳持长江 。
《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宋词:《苏幕遮》(范仲淹):碧动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暗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当代歌曲:《望乡》:“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 。淼淼炊烟飘来了思乡愁,多少回朝夕晨暮思念你,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 。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脸庞 。月似故乡亲人是否安康;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 。”
诗词和歌曲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大都是借助物象《仙吕.赏花时》描写竹篱、苔墙、破网、茅屋、风旆,《苏幕遮》描写蓝天、白云、水波、斜阳等,《望乡》描写夕阳、天空、炊烟、河水来抒发情感 。
(3)特定节日思乡
元曲:《双调.折桂令》九日:青山强整乌纱,归燕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花流水,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顾旨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
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当代歌曲:《九月九的酒》《九九女儿红》
以上都是在特定节日思乡的例证 。
(4)以月喻心
《菩提心论》:照风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 。
《发菩提心品》:如圆满月轮于胸臆上明朗 。
唐诗僧皎然的《水月》一诗: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 。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 。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
浅谈中国音乐与古诗词的关系我国历代文化里,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 。音乐不仅对我国诗歌的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历代诗歌的生成、传播以及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诗歌与音乐在向现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两者时分时合 。诗歌是一种人们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要想弄清诗歌与音乐的关系,首先要弄清诗的根 。“诗歌”,顾名思义,“诗”和“歌”是密不可分的,好诗的诞生激发了音乐的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 。
一、我国历代诗歌与音乐的历史关联性
诗是最早绽露的文学萌芽 。诗和音乐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它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