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历史|从齐国在历史上的五次辉煌说起

齐国历史(从齐国在历史上的五次辉煌说起)

序言:
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期 。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在这期间,全国虽然处于诸侯分裂割据的状态,但大趋势是通过兼并战争而逐步走向统一 。
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有一百多个诸侯国,经过不断兼并,到了战国初年只剩下了十几个,林立的诸侯国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春秋五霸(所带领的国家)和战国七雄了 。
而齐国作为老牌诸侯,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它都榜上有名 。
从周王朝建立,分封姜太公建立齐国算起,到公元前221年被秦国所灭,齐国前前后后历经了八百多年,在这数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它曾几度辉煌,也曾几度濒临灭亡,到了战国末期,在弱肉强食的腥风血雨中,齐国彻底走向了灭亡 。
那么齐国作为一个曾强极一时的诸侯国,在数百年的沧桑中,何以能兴,又因何而亡呢?
本篇笔者就从齐国在历史上的五次辉煌说起,聊聊齐国的兴亡简史 。
齐国历史|从齐国在历史上的五次辉煌说起

齐国都城临淄复原图
齐国历史上的五次辉煌 。齐国在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主要是姜太公、齐桓公、齐庄王、齐威王、齐宣王五位国君主政时期,笔者对此逐个讲述 。
姜太公时期 。
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百思特网,齐为大国 。——《史记齐太公世家》
姜太公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此人文韬武略、智勇双全,他归周的原因在史料中有所差异,但大都认为他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老师,等到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之后,分封功臣谋士,姜太公居功至伟,也因此被分封到了齐国 。
齐国历史|从齐国在历史上的五次辉煌说起

姜太公(蜡像)
而姜太公到了齐国之后,就根据当地的国情做了相对应的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参见上述引用),并且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使得齐在短时间内成为了大国,这为齐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齐桓公时期 。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史记管晏列传》
齐桓公雄才大略,使得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当然他的称霸之路,离不开管仲,不过管仲在公子纠和齐桓公争夺君位的斗争中,曾一箭射中了齐桓公的衣带钩,《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也就是说,在这场斗争中,管仲差点要了齐桓公的命 。
不过当齐桓公登上君位之后,在臣子的建议下,还是放下了私仇,任管仲为相,并且委以国政,管仲倒也知恩图报,最终在这两人的合力下,齐国得以称霸,并且做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
齐庄王时期 。
(晏婴)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史记管晏列传》
齐庄公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是很高,但他却是齐国的中兴之主,首先齐庄公还是比较开明的君主,其次就是他也一直任用晏婴为相 。
齐国历史|从齐国在历史上的五次辉煌说起

齐王与晏婴插图
晏婴先后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任相,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司马迁评价晏婴时,曾说他“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也就是说晏婴是司马迁仰慕的人,即使为他驾车,他都感觉高兴和向往,当然正是因为有了晏婴的辅佐,齐国才能做到“三世显名于诸侯” 。
齐威王时期 。
田氏卒有齐国,为齐威王,强于天下 。——《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威王是战国时期一位非常有话语权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齐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可以称为最强诸侯国 。
他以邹忌为相对内改革、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对外征战,并且还做到了广揽人才和惩治奸吏,最终使得齐国“强于天下”,此外他的虚心纳谏还使得齐国战胜于了百思特网朝廷,即“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出自《战国策齐策》)” 。
齐宣王时期 。
王斗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战国策齐策》
齐宣王是齐国在战国后期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他以广纳贤士、善听诤言著称,比如说一个叫王斗的臣子,就曾直接讽刺齐宣王为政时的弊端,而宣王并未生气,反而向王斗赔罪:“寡人有罪于国家” 。
齐国历史|从齐国在历史上的五次辉煌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