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感情的诗词 初中古诗思想感情( 四 )


阅读文学作品的规律,又体现了创新教育的要求;但高考作为选择性考试又的自身的特点,定会对题目作必要的限制 。因此审题一定要细,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对诗歌某一方面设问,还是对诗歌综合要求进行整体鉴赏评价?2002年高考全国卷就只对李白的绝句中的“折柳”设问,而北京卷则要求对王之涣和畅当的两首同题诗《登鹳雀楼》作整体比较,说明王诗更胜一筹的原因 。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作答,不能粗心大意,答非所问 。
2、把握诗歌主旨,选准赏析目标

作为高考试题的诗歌不会太艰深,不会让许多考生都读不懂(同学们要注意的倒是另一 种倾向,人为拔高,发掘微言大义,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且所选材料内涵一定较为丰富,呈多角度、多侧面的特点,能给考生提供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 。作题时应在基本把握主旨的基础上迅速确定你的赏析点 。赏析诗歌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入手 。就思想内容而言,一般可从以下8方面确定赏析点:⑴ 爱国主义,反抗异族入侵;⑵ 谴责暴君暴政;⑶ 谴责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⑷ 关心、同情民族疾苦;⑸ 表现作者自身的高尚情操;⑹ 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讴歌;⑺ 热爱自然、讴歌大好河山;⑻ 蕴含哲理,启迪人生 。从形式(语言、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赏析则可以着重从以下8方面考虑确定赏析点:⑴ 诗中有画(色彩搭配、点面结合、动静结合、高低错落等);⑵ 情景交融(以景写情、以情写景、情为景生、景为情染等);⑶ 对比映衬(以静衬动、以动衬静、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⑷ 巧用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象征等);⑸ 形象鲜明(这形象既指作品中所描述的形象,也指从诗人自身的形象);⑹ 含蓄蕴藉,意在言外;⑺ 语言特点(清新、淡雅、明快、含蓄、绚丽、热烈、凝重、沉郁等);⑻ 创作风格(豪放、婉约,田园诗、边塞诗,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3、咀嚼推敲作品,着力分析评价
同学们在做诗歌鉴赏题时最易犯的毛病有二:一是泛泛而论,架空分析;一是逐句解释 或翻译,不作具体中肯的评析 。这都是明显违背诗歌鉴赏要求的 。因此,必须在“这首诗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上作文章 。执柯伐柯,其则不远 。日积月累,鉴赏能力定会提高 。4、精心组织语言,通达准确规范
诗歌鉴赏由客观性选择题变成主观性表述题,对考生语言能力无疑有了更高的要求 。诗 歌的语言是精练形象的,鉴赏诗歌的文字如果干瘪无味,必然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所以应当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富有文采 。而语言表达能力绝非一日之功,所以须在平时多揣摩、常借鉴、勤动笔 。在写诗歌鉴赏文字的时候掌握平时语文学习中遇到过的一些套语也有一定帮助 。比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一切景语皆情语 。”“着一x字境界全出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首尾呼应““铺垫映衬”“卒章显志”等等 。要强调的是,这些文字评论中常用的话并非随处可用的万用灵膏,只有使用恰当才有效果,如果生搬硬套,就南其辕而北其辙了 。
最后再说一说做诗歌鉴赏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供同学们借鉴使用 。
(一)知人论世,注重背景

【初中感情的诗词 初中古诗思想感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 。尽管用作高考鉴赏材料的诗歌对背景材料不会有太多的要求,但对一些中学生必须了解的著名诗人和他所生活的时代则不能不了解 。比如,杜甫是一个爱国忧民的诗人,他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正值安史之乱;陆游、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是著名的爱国诗人;王维、孟浩然是著名的唐代田园诗人等 。如果出现一些同学们不了解而在鉴赏时必然涉及的背景资料,就一定会有注释,在阅览时不能忽略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如果不了解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叛军进入长安之后,“国破”“烽火”的含义,“感”什么“时”,“恨”什么“别”都难以落实,对全诗的主旨就更难把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