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200个字古诗词 二百字左右的古诗词原文( 五 )


须看他,上句一个“自”字,下句一个“空”字 。此二字适为拗格,即“自”本应平声,今故作仄:“空”本应仄声,今故作平 。彼此互易,声调上的一种变换美 。吾辈学诗之人,断不能于此等处失去心眼 。
且说老杜风尘澒洞,流落西南,在锦城定居之后,大约头一件事就是走谒武侯祠庙 。“丞相祠堂何处寻”?从写法说,是开门见山,更不纡曲;从心情说,祠堂何处,向往久矣!当日这位老诗人,怀着一腔崇仰钦慕之情,问路寻途,奔到了祠堂之地他既到之后,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凛凛,他“首先”注意的却是阶前的碧草,叶外的黄鹂!这是什么情理?
要知道,老杜此行,不是“旅游”,入祠以后,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他和普通人一样,自然也是看过了的 。不过到他写诗之时(不一定即是初谒祠堂的当时),他感情上要写的绝不是这些形迹的外观 。他要写的是内心的感受 。写景云云,已是活句死参;更何况他本未真写祠堂之景?
换言之,他正是看完了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凛凛,使得他百感中来,万端交集,然后才越发觉察到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才越发感受到数声呖呖黄鹂,荒凉之境无限 。
在这里,你才看到一位老诗人,独自一个,满怀心事,徘徊瞻眺于武侯祠庙之间 。
没有这一联两句,诗人何往?诗心安在?只因有了这一联两句,才读得出下面的腹联所说的三顾频烦(即屡屡、几次,不是频频烦请),两朝开济(启沃匡助),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这一切,老杜不知想过了几千百回,只是到面对着古庙荒庭,这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钧之重 。莫说古人只讲一个“士为知己者死”,难道诗人所理解的天下之计,果真是指“刘氏子孙万世皇基”不成?老臣之心,岂不也怀着华夏河山,苍生水火?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下徘徊的诗人老杜,不禁丸澜被面,老泪纵横了 。
庭草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祗益伤情 。老杜一片诗心,全在此处凝结,如何却说他是“败笔”?就是“过渡”云云(意思是说,杜诗此处颔联所以如此写,不过是为自然无迹地过渡到下一联正文),我看也还是只知正笔是文的错觉 。
有人问:长使英雄泪满襟袖的英雄,所指何人?答曰: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是,莫作“跃马横枪”“拿刀动斧”之类的简单解释 。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 。说此句实包诗人自身而言,方得其实 。
然而,老杜又绝不是单指个人 。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 。他之所怀者大,所感者深,以是之故,天下后世,凡读他此篇的,无不流涕,岂偶然哉!
3\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
距离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杜甫从他家走出,路上,也许是回家以后,写了这首《南邻》诗 。说它是诗吧,却又是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一道诗 。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 。
到人家作客,这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 。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 。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 。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连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 。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 。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 。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 。这气氛是多么和谐、宁静!三、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画出来了 。
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 。“白沙”、“翠竹”,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 。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 。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乡村过渡小船,所谓‘一苇杭之’者,故‘恰受两三人’” 。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