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求一篇关于中国诗词文化的演讲稿..内容简短一点..700.800字就可以了 关于诗词的演讲稿

我非常感谢诸位朋友来听我的演讲,我非常喜欢唐宋诗词,但要讲好这个题目是很难的 。
它的内容太丰富了,而个人了解很有限 。
另外受条件所限,不能像课堂那样连听带看 。
完全听我讲很困难 。
什么是鉴赏?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辞书出版社等出了包括唐宋诗词在内的鉴赏词典,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

【速度求一篇关于中国诗词文化的演讲稿..内容简短一点..700.800字就可以了 关于诗词的演讲稿】

但就其唐宋诗词而言,说自己能鉴赏,那也太狂妄了 。
我也只能是就唐宋诗词鉴赏问题在这里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
先从鉴字说起
我们要学会咬文嚼字 。
古人的唐宋诗词用这个"鉴"字是很慎重的,篆书的"鉴",右边的左上方是一个大眼睛,右上方是一个弯腰的人,正在看盘字里的东西 。
鉴字古时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瞪大眼睛弯腰看盘子里的东西 。
文字发展到楷书后字形变了 。
现在我们读诗人、词人一千多年前写的那么多的人和事,我掌握的好吗?诸位请原谅,我也鉴赏不好 。
这个鉴作为名词又当"镜子"讲 。
《红楼梦》里不是有"风月宝鉴"吗?那就是镜子 。
对古人诗词名篇要鉴要赏 。
古人说的是什么,针对性如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
拿到一首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
一读就能鉴赏了,差得远呢 。
孟子说:诵其诗,读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呼?事以论其是也 。
我把孟子这段话浓缩为"知人论事" 。
中国的汉字太可爱、太宝贵了 。
读唐宋诗词要知其人,论其事,真正读懂,有很多先决条件,需要我们挖掘了解 。
中国古今上下向来喜欢诗,有"诗国"之称 。
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对诗的普遍性、普及性那么深广,对待诗如此注重 。
原因有三:一是中华民族以人类的智慧创造了汉字文化,全世界大多以拼音字为主 。
一切鉴赏诗词的心得体会都是由汉字产生的;二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眼光与他人不同,在看宇宙的一切一切时有自己的审美观 。
别人看不出的美,我们能看出来,诗人以他特有的审美心灵与之相交汇才产生诗;三是中国诗人的表现方式、表现手法极为独特 。
以上三点组合起来才构成中华民族高水平、极为美妙的中华诗词 。
中华几千年历史,从诗的产生发展至今天,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不是偶然的 。
是民族的大事情 。
目前诗坛有一个潮流,提倡诗词改革等,我们这里不涉及,只论唐宋诗词 。
什么是诗人?诗的定义是什么,会写五言、七言、平平仄仄,写现代体、散文体诗就是诗人?那诗人也太好当了 。
北大一位老教授说:全唐诗有一二千家,几万首诗,我看完后只有1000多首是诗,而其他只是采用诗的形式说话,不是诗 。
唐诗不是每首都好 。
我曾对唐朝白居易、宋代陆游两位的全集耐着性子读了一遍,读得我昏昏欲睡,其中真正打动我的诗词不多 。
当然人们要谦虚谨慎地鉴,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去了文也有诗;去了意也有诗;去了理也是诗 。
不要死在它的句下,不要在字面上打架 。
真正的诗既注重文字,又讲道理 。
形式像诗不定是诗;写诗的人,不见得就是诗人 。
什么是赏,赏是交流,彼此有共同语言,共同情感 。
两者之间达到交汇、契合 。
诗人、圣贤都多愁善感
当诗人的重要条件是多愁善感 。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病态 。
且慢批评,实际上愁是情的代指 。
多愁包括忧患在内,就是多情,古时的愁就是情 。
诗人写诗惊心动魄、呕心沥血,所推动的就是那个情 。
善感呢?就是感受能力特别强,敏感、敏锐,别人无动于衷的事,诗人受不了了 。
换个词说:诗人感情丰富 。
这样你读诗就有收获了 。
什么是多情,诗人在欧美叫"疯子",读诗跟疯狂接近,认为诗人与平常人不一样,落落寡欢、不合时宜、不通情理等 。
诗人感情特别强烈,不然也成不了诗人 。
圣贤孔子也是如此,多情善感 。
孔子看到江水在流这样的平常事,就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我们逝去的一切,不就如江水一样流去、消失吗!不舍昼夜是哲理的话 。
但首先是孔子的感情,他动心了 。
再说到中国大诗人,诗圣杜少陵、杜子美,称表字代表对他的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