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于项羽之手,项羽为何还要烧掉秦国龙脉?

在讲究风水学的封建社会,龙脉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不管是国家还是家族,龙脉都象征着命运,因此非常受到重视 。
风水学把起伏的地理称为龙脉 。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龙、穴、砂、水、向 。相应的活动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 。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 。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 。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富力强后,自栎阳迁都至距现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的古都咸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天下十二万户富豪迁到此地,设置成帝都,对都城规模,秦始皇一再扩大,并建造“东西五里,南北千丈”、可容坐万人,一直到秦朝灭亡也未建完的阿房宫 。
在风水学家看来,咸阳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它以九峻山为祖脉,以渭河平原为明堂,以渭水为朱雀,关住了九峻山的来气而聚成正穴 。这样,咸阳介于九塔山以南,渭河以北,山水相互映照 。
同时,由于九峻山主脉的高大特异,加上秦始皇坐天下于此地,于是秦始皇仿效紫微宫,建造宫室145种,着名的有信宫、甘泉宫、兴乐宫等宫殿 。咸阳宫可谓殿宇林立、楼阁相属、曲廊幽径、花香景深 。
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又下令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人伐运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开凿北山的石料,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 。
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着名宫殿 。秦始皇还把渭水引入都内,象征天河,以皇宫标示北极星,告知世人咸阳是帝都,宫殿是天子的住所不可动摇,把整个都城建成一个宇宙图式 。
不仅如此,秦始皇死后把自己的皇陵选择建在渭河平原东北的临潼,南依骊山、北跨渭河,形成气度不凡的皇家气派 。但是,有人却说,秦始皇依靠龙脉,附之以阿房宫等宫殿的宏伟设计却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这是真的吗?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姓项名籍,字羽,古代中国着名将领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人,秦末时被楚怀王封鲁公,在公元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之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 。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唐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更是以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阿房宫后,无限感慨地歌咏:“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为了寻找项羽火烧秦宫的证据,2002年考古学家来到今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的阿房宫遗址上,开始了探索 。虽然采用多种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但是,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没有发现阿房宫被火烧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