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超脱的词语 形容超脱的词语

成语标题成语解释
避世离俗指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
出处:汉·王充《论衡·定贤》:“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避世离俗,长沮、桀溺之类也 。

餐云卧石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 。
出处:明·袁宏道《隆中偶述》诗:“始知伊吕萧曹辈,不及餐云卧石人 。

超然不群超脱于世俗之外 。
不与众人合群 。
出处:《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

超然物外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 。
超出世俗生活之外 。
引申为置身事外 。
出处: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 。
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

超然象外以:用法等同“于” 。
超脱于物象以外 。
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 。
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超然远举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
出处: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 。

超然远引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
出处:清·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超然远引,而子胥乃恋恋不去,终以谏死于吴 。

超然自得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

超然自逸超脱世事,安闲快乐 。
出处:汉·袁绍《与公孙瓒书》:“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 。

超然自引指超脱世事,自动引退 。
出处: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 。
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 。
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

超以象外以:用法等同“于” 。
超脱于物象之外 。
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 。
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出凡入胜指超出了一般,进入了极高的境界 。
形容造诣精深,也指超脱世俗进入仙界 。
出处:《雍熙乐府·第三卷·端正好(我恰才出尘寰)》:“点化的长生出凡入胜,这便是俺仙家百世功能 。

【形容人超脱的词语 形容超脱的词语】


方外之人方外:世外 。
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 。
后指僧道 。
出处:《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 。

风流跌宕跌宕:为人放纵,不拘束 。
气度超脱,潇洒放逸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不克如愿 。
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 。

风流潇洒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风尘,知心有几 。

离世遁上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
出处:《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

离世绝俗犹言离世异俗 。
指超脱世俗 。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伯夷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可谓离世绝俗矣 。

离世异俗指超脱世俗 。
出处:《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

羚羊挂角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 。
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
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

翩翩风度翩翩:形容举止潇洒超脱 。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 。
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 。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早有那般世谊同年,见他翩翩丰度,蔼然可亲,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