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读后感怎么写?

这篇文章是根据《晏子春秋》改写的 , 主要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 , 与楚王三次斗智的故事 。晏子是一个聪明机智、遇事冷静的人 , 而且还能言善辩 , 他是那么勇敢 , 面对楚王的侮辱 , 他毫不畏惧;他是那么聪明 , 一次一次地维护了自己与国家的尊严 。文章讽刺了楚王的高傲自大 , 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
第一次 , 他想利用晏子身体上的不足让他出丑 , 显显自己的威风 。可没想到被晏子机智地驳回了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 楚王总不能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吧 。“只好”写出了楚王的无奈 , 也说明了楚王不会善罢甘休 , 从而引出了第二次斗智 。楚王说晏子是不中用的人 , “冷笑”写出了对晏子轻蔑的态度 。晏子则回答的机智、巧妙 , “访问下等国家 , 就派下等人去 。”晏子表面上贬低自己 , 实际是贬低了楚国 , 如果楚王承认晏子不中用 , 也就等于说楚国是下等国家 。楚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晏子的回答让他无言以对 。第三次 , 楚王让士兵抓来两个齐国的盗贼来 , “笑嘻嘻”看出了楚王的阴险狡诈 。很显然 , 出使国外听到自己国家的丑闻是很丢面子的事 , 可晏子却遇事冷静、大胆 , 以柑橘因水土而异为例阐述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 , 好好地劳动 , 一到楚国 , 就做起盗贼来了 。” , 暗讽了楚王治国无方 。晏子的每一次回答都那么巧妙 , 他并没有直接说出对楚王不满的话 , 而是婉转地、不失礼仪地回击了楚王 。
其实 , 在现代也有一个利用智慧维护了国家名誉的例子 。9 5年 , 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一个万国博览会 。其中评酒会接近尾声时 , 或许是因为当时中国四分五裂、积弱积贫 , 在世界上没有地位 , 或许是因为包装简陋无法引起注意 , 中国送展的那么多酒没有一种评上 。忧心忡忡的中国代表急中生智 , 拿出一瓶茅台酒佯装失手 , 掷于地上 , 浓郁的酒香立刻散开 , 使在场的评委大为惊异 , 反复品尝后 , 一致认为茅台酒是世界白酒中的极品 。
晏子依靠自己的智慧削弱了楚王的傲气 , 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那名中国代表也利用了自己的智慧使中国的白酒成功地走向了世界 。由此可见 , 智慧可以帮你走出困境 , 智慧可以让你走上成功之路 , 智慧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