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遵守规矩的古诗词 关于遵守规则的名言警句( 二 )


释义:孟子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 。”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孟子 《孟子·离娄上》
    释义: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
  •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释义:国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国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绝,国家颁布的法令一定要实行 。
  •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
    ——《韩非子 。八说》
    释义:圣明的君主不看重仁义而重视法度,制定法律一定要严明,颁布的法令一定要执行,这样就可以了 。
  •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 。问辩》
    释义: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 。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释义: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
  • 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韩非子
    释义:如果有个天平,就能准确的衡量两个物体的重量是否持平;如果用圆规来画画,那画出的圆形一定是固定的 。
  • 规矩的名言:
    1.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2.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尔斯泰
    3. 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前苏联]列夫托尔斯泰
    4. 马克思主义是有框子的 。我们有的是大框子,并不一般一反对框子 。我们要改造整个社会,使之无产阶级化 。这个框子该有多么大!我们还要改造自然,这又是多么大的框子!——周恩来
    5. 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邓小平
    6. 那些仅仅循规蹈矩的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泰戈尔
    7. 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邓小平
    8. 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制度都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新的关系,新的纪律——列宁
    9. 要有必要的清规戒律——毛泽东
    10. 我们不能不仅靠人类内心爱自由来维护自由——美约翰·亚当斯

    当一个人不遵守纪律,怎样用古诗句劝告 有没有古诗词“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用规和矩,就画不成方形和圆形 。比喻人人遵守规则,才能有良好的秩序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 。人们要遵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个人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
    做一首古诗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
    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
    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 。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
    也称为古体 。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
    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只有五言、
    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
    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古体可以在偶数句
    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
    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 。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
    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 。唐以后,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
    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
    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 。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