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诗词赏析

~~~~~这该是千古名词了 。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简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 。此词写作时期难定 。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 。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 。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
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
诗歌鉴赏:《相见欢》(李煜)相见欢

【相见欢诗词赏析】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 。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
相见欢 周敦儒 诗歌鉴赏 此词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全词气魄宏大,寄慨深远,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者的心声 。上片写金陵登临之所见 。开头两句,写词人登城楼眺远,触景生情,引起感慨 。金陵城上的西门楼,居高临下,面向波涛滚滚的长江,是观览江面变化,远眺城外景色的胜地 。李白曾这里写下了《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抒发的是对南齐诗人谢朓的怀念 。朱敦儒这首登楼抒怀之作,既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为区区个人之事,而是感叹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运 。接下来,作者写自己秋色中倚西楼远眺 。“清秋”二字,容易引起人们产生凄凉的心情 。词中所写悲秋,含意较深,是暗示山河残破,充满萧条气象 。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 。词人之所以捕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下片回首中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 。“簪缨散”,说他们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 。“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作者摒弃直陈其事的写法,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含蓄、深沉而动人 。人伤心地流泪,已经能说明他痛苦难于忍爱了,但词人又幻想请托“悲风吹泪过扬州”,这就更加表现出他悲愤交集、痛苦欲绝 。扬州是当时抗金的前线重镇,过了淮河就到了金人的占领区 。风本来没有感情,风前冠一“悲”字,就给“风”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此词将作者深沉的亡国之痛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读后令人感到荡气回肠,余味深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