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依据|全面预算的编制依据及实践方法

编制依据(全面预算的编制依据及实践方法)
全面预算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一般不超过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企业一定期间内利润的预计额,是企业奋斗的目标,根据目标利润制定作业指标,如销售量、生产量、成本、资金筹集额等)为目的,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进行预测,并编制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手段,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效益型、市场适应性、主动性和综合性 。
编制依据|全面预算的编制依据及实践方法


一、编制原则
单位编制的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是指导未来经营活动和财务工作的大纲 。为了使预算内容更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1.充分做好预测,广泛占有资料;
2.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3.预算指标既要有先进性,又要留有余地 。
二、编制依据
全面预算的内容极为复杂,为了保证自编预算的统一性,企业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制定一些基本目标、要求和原则,作为各部门、各单位自编预算的基础 。具体有以下几点:
1.预算期的目标利润;
2.预算期的销售总额;
3.工资标准、主要原材料的单价和工料消耗定额;
4.物资的储备水平和控制 。
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必须充分调动各级责任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强化其责任意识,形成预算执行与控制的责任体系,保证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 。全面预算执行与控制的具体内容包括全面预算的分解、执行和调整等 。
三、全面预算的分解
1.全面预算分解的步骤
(1)预算一经批复下达,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将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将年度预算细分为月份和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百思特网算控制确保年度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
(2)将全面预算分解为部门预算,明确各预算执行单位的工作目标;
(3)各预算执行单位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
2.全面预算分解的原则
(1)以利润的形式,按价值量分解,保证指标的可衡量性;
(2)应分尽分,不留死角,保证指标分解的彻底性;
(3)谁可控谁承担,责任到人,保证做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
(4)指标分解与保证措施相结合,保证预算指标的落实 。
四、全面预算的调整
单位正式下达执行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 。但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百思特网的,可以调整预算 。对于预算执行单位提出的预算调整事项进行决策时,一般应遵循以下要求: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单位发展战略和年度预算目标;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
五、实践方法
1.建立预算组织
建立“以总体预算目标为导向,以现金收支管理为纽带,以成本定额控制为手段,以责任报告制度为基础,以激励约束机制为保障”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预算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预测、控制、信息反馈、激励约束等作用 。对两级预算管理机构的职责和经营预算目标,资金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检查、分析和考核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制度上保证预算工作的顺利推进 。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研究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重大事务;审议企业经营年度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审议企业经营业务年度预算、决算等 。
2.科学编制预算
按照预算编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原则,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企业经营业务收入指标、成本费用支出指标和应收账款降低率等指标,使预算指标更加符合生产实际 。
3.强制预算执行
推行以“现金流管理”为主导的预算理念,将预算执行符合率纳入考核体系,坚决纠正“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对各项付现成本进行分解,并落实可控付现成本同比减少10%的硬指标 。通过建立单位负责人授权审批制度,控制月度各预算项目实际发百思特网生值与预算控制计划值差额比例在5%之内;如遇特殊突发事件超出年度预算、月度预算差额控制比例的开支项目,则由开支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原因,按程序逐级申报预算委员会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