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刚愎自用的恶名是怎么流下来的?

关云长义薄云天,同时勇猛无敌,还熟读兵法,是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优秀将领,但是他骄傲自大、刚愎自用,那么他这个评价是谁说的呢?又有没有可信度呢?
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关羽刚而自矜 。”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伍 。
【关羽刚愎自用的恶名是怎么流下来的?】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发生在刘备取得成都之后 。在攻取成都的战役中,马超不负众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为刘备立下大功一件 。由此,他逐渐居功自傲起来 。而此时成都初定,刘备对马超不能不持宽容态度 。但是别忘了,荆州还坐着一位关二爷呢 。关羽给诸葛亮写信,表示要入川与马超比武 。这封信来得太是时候了,于是,诸葛亮借着给关羽复信,把他推到至高的地位:"绝伦逸群 。"关羽看了回信,"大悦,示宾客" 。但这并不是所谓的骄傲自满,而是高兴诸葛亮与自己心照不宣 。
受封官职时不愿与黄忠为伍,发生在刘备称汉中王以后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发动汉中战役,夺取了汉中这一战略要地,并受封为汉中王 。回到成都,刘备心情大好,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没想到被封为武将之冠的关羽很不高兴,竟然不肯受拜 。原来他不满意黄忠也被封为四大元帅之一 。
关羽与黄忠的关系本来很正常,而且黄忠是刘备入川的第一批部队的主要将领,对汉中战役取得完胜有重要意义,关羽不可能不知道黄忠的分量 。而且对刘备的决定,关羽一般是不会反对的,更不会强烈反对 。但是,关羽为何有如此强烈的过激反应呢?
因为赵云 。赵云是刘备集团早期入伍的将军,是刘备的仅次于关、张的亲密战友 。对赵云的勇敢与忠诚,刘备是深为了解的,而且赵云的资历和贡献不在关、张之下,更不要说马、黄了 。但是,刘备分封功臣,设四大元帅,却没有赵云 。这是为何?
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这是有深刻的政治原因的 。刘备当上汉中王,在政治、军事上已经有了和曹操、孙权抗衡的资本 。但刘备不像孙权那样是个自保地盘偏霸一方的角色,他是要匡扶汉室安定天下的,所以他就要很好地整合自己的力量,因此必须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而这时刘备集团主要由三个方面的人员组成 。一是原有的老班底,关、张、赵等人是骨干,可称为“涿(郡)徐(州)集团”;二是“荆州集团”,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等人是骨干;三是“益州集团”,法正、李严、孟达、马超等人为代表人物,人数众多 。
为军事统帅授衔,事关政权军权根本,嫡系关羽和张飞不能不居最高位置;但如果再封赵云,“涿徐集团”的分量就太重了,而马超和黄忠就要有一个落榜了 。马超属“益州集团”,黄忠属“荆州集团”,不论哪一个落榜,三大集团之间就不会平衡 。因此,刘备只能牺牲赵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