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词解释

1元杂剧
或称“元曲”、“北杂剧”,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 。金末元初产生于申国北方,是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歌舞等艺术成分发展而成 。元杂剧先在中国北方流行,到元灭南宋(1279)以后,又逐渐流行到申国南方 。元代后期,元杂剧渐趋衰落,继宋元南戏发展起来的明代传奇,代之而起 。元杂剧的形成,是申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它的表演艺术,除直接继承宋杂剧、金院本外,还融合了话本、诸宫调、舞蹈、武技、傀儡、皮影等其它艺术,形成为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 。
2.元杂剧的折、楔子
元杂剧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千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 。
楔子
原杂剧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落 。篇幅短小 。一般放在剧首,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衔接剧情,类似现代戏曲中的过场戏 。
3.元杂剧的宾白、科范
宾白: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科范:元杂剧科范是剧本规定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
4.南戏:南戏,又称“戏文”,是宋、元时南曲演唱的戏曲,因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地区,故也叫温州杂剧 。一般认为,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 。
5.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同,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和少数民族的乐曲,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金元时在北方流行,故散曲又称北曲 。它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
6.小令:曲以地域分,有南曲、北曲;以作用分,有散曲、剧曲 。散曲无科白,剧曲有科白 。所谓科白,即动作和宾白 。散曲又大别为散套和小令 。散套联合同宫调或管色相同之曲而成、首尾一韵;小令大多数为只曲,每首各自为韵 。小令有以下四种:一、寻常小令 二、摘调小令 三、带过曲 四、集曲
7.套数: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
8.“带过曲”元曲制作中,用两三个同一宫调的小令联缀在一起以表达一个共同的内容,这种格式称为“带过曲” 。带过曲是同一宫调的曲牌带过另一个曲牌,如乔吉的《雁儿落带过德胜令•忆别》:“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 。清水天水笺,白雁云烟字 。(以上《雁儿落》)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 。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 。寻思,谈笑十年事 。嗟咨,风流两鬓丝 。(以上《德胜令》)”带过曲的作用主要是补充词意表达上的不足 。带过曲往往形成习惯性的兼带关系 。某一曲牌常带某一曲牌,它们一般押同一个韵部的字 。带过曲与重头或么篇不同,后者是同一曲牌的重复 。带过曲之间通常空一格 。常见的带过曲有: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或《采茶歌》,双调《水仙子带折桂令》,双调《雁儿落带德胜令》,双调《楚天遥带清江引》,中吕《快活三带朝天子》,中吕《喜春来带普天乐》,中吕《齐天乐带红衫儿》等 。
9.北曲称为北曲,又是为了与南宋以来流行于南方的南曲相区别。北曲又分为戏曲(或称剧曲)与散曲两种 。
10.南北合套
北合套:曲有南北之分 。南曲用五音阶,用韵以南方 (主要为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以南曲为主 。北曲用七音阶、无入声,用韵以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为准 。元杂剧主要用北曲 。南北曲曲牌不同 。元散曲一般指北曲,也有作南曲的 。这里选入一组南北曲合套,聊备一格 。
11.《录鬼簿》
中国戏曲史料专著 。元代钟嗣成撰 。二卷 。初稿完成于元至顺元年(1330),元统二年(1334)后和至正五年(1345)又作了两次修订,收元杂剧与散曲作家152人,杂剧作品400多种,是现存元人记述元杂剧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12.衬字曲牌所规定的诺式之外另加的字,称为“衬字” 。它的作用是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之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周密丰富或生动,或者使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 。曲可加衬字,是它与词或诗的主要区别之一 。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小令所用的衬字较少,套曲则比较多 。此外,杂剧使用衬字比较普遍,而南戏则比较少用 。衬字一般用于句首或句中,句末则很罕见 。在曲谱中,衬字往往用小字书写,以区别于正宇 。衬字一般不占用乐曲的节拍、音调,往往是唱时快速而有节奏地一口带过 。句首的衬字可以用实词(如名词、动词等),也可用虚词(如连词、助词以及代词、副词等) 。如尚仲贤《王魁负桂英》:“殿阶前空立着正直牌”,“前”和“着”是衬字有时,衬字是一个句子,如白朴《梧桐雨》“寡人亲捧一盏儿玉露春寒”,“玉”字前的句子是村字 。衬字有时可多至十多二十个字 。如关汉卿的南吕《黄钟尾》“我正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炒不爆锤不碎打不破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响” 字前的部分即为衬字 。衬字是在不更动原谱的基础上增加字数的,这表明曲的句法相当自由和富于变化 。衬字用得恰当,可使句法灵活多样,增强了曲文的口语化和形象化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