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告诉我南北朝哲理有名的诗词有哪些

【题目】题西林壁(宋 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谁告诉我南北朝哲理有名的诗词有哪些】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
【题目】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
谁知道南北朝思念著名的诗词给我一些乌夜啼(庾信词作)
其一
桂树悬知远,风竿讵肯低 。
独怜明月夜,孤飞犹未栖 。
虎贲谁见惜,御史讵相携 。
虽言入弦管,终是曲中啼 。
其二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 。
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 。
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 。
讵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乌恒夜啼 。
作者简介:
庾信(公元五三一年~公元五八一年),字子山,祖籍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北朝文学家 。
请问南北朝春节著名的诗词可以告诉我一下吗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的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
这一时期的文学除文人诗外,还有南北朝乐府民歌,辞赋,小说、文论等.魏晋南北朝也是文的重要发展阶段.儒学丧失独尊的地位,渐次衰微,玄学及佛教、道教从兴起走向兴盛,都对人们的思想和文学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学创作不仅逐渐摆脱大量引经据典的陋习,重视作家情感的自由抒发,而且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有多方面的探索.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包括辞赋、骈文与散文三种形式.散文较之两汉散文,有着明显的变化,一变板滞凝重的面目而为清峻、通脱;辞赋创作也呈现出新的格局,抒情小赋的出现,是这一变化的重要标志;受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的风气的影响,骈文出现并走向成熟.
前期的魏晋南北朝主要以三曹氏父子(曹操曹植曹丕)的建安文学为代表,其风格为沉郁顿挫,有为国效忠的豪迈激昂,后面的南北朝则以民歌为主,表现多为男女之情,表现得清丽婉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