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诗词中有关国土完整与国家昌盛的句子

这属于爱国类诗歌 。建议分时期分诗人搜索 。
搜索关键词举例: 爱国 古诗 诗歌 爱国情怀
例如:
1.
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所反映的“安史之乱”;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有感》中对国家遭受侵略,中原沦陷的痛心疾首;在《示儿》中对收复失地、振兴国家的拳拳之心;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对南宋王朝忘记国耻、醉生梦死的无情鞭挞等等 。教学这类古诗,要启发学生不忘国家和民族的屈辱史,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居安思危的爱国意识 。懂得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
2.杜甫对叛军的坚强不屈,对国家命运的全心关注;李白对祸国殃民的权臣的极端鄙视;陆游为保家卫国的舍身忘死、驰骋沙场;林升对腐朽统治的猛烈抨击;戊边将士们为抵御外敌的浴血奋战
3.李白游赏过庐山三叠泉瀑布后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苏轼游历庐山后,则悟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刘禹锡在《浪淘沙》中描述了黄河的豪迈气势;白居易的《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则异曲同工,描绘了江南的秀丽风光
4.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见心 。--------杜甫《春望》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建议参考资料:
http://www.yuwen.net.ru/bbs/viewthread.php?tid=3630&extra=page%3D1
http://www.yuwen.net.ru/bbs/viewthread.php?tid=3629&extra=page%3D1
http://www.yuwen.net.ru/bbs/viewthread.php?tid=3628&extra=page%3D1
什么古诗词有昌盛的意思有形容昌盛的
作者:杜甫
作品:忆昔二首
内容: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
长驱东胡胡走藏 。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
张后不乐上为忙 。至今今上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 。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 。为留猛士守未央,
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来坐御林,百官跣足随天王 。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
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
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
洒血江汉身衰疾 。
有哪些形容“因国家昌盛而高兴”的诗句?

  1.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
  2.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
  3.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4.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
  5.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