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意识的名言警句

思所以危则安矣
思所以乱则治矣
思所以亡则存矣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张载《西铭》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易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汉书》)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北宋文学家张载
仅供参考欢迎采纳 希望帮到你 记得采纳喔 :-D
感受龚自珍“ ______________”的忧患意识(填诗句)感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的忧患意识 。
忧患意识古诗谚语歇后语集锦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如果我们平时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就可能酿成大祸 。譬如爬山,人们往往安宁于险峻,而出祸于平地,就是因于细微处疏忽大意所致 。所以我们应当在平安无事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顺利时要时刻想着困难、挫折甚至打击会伴随而来,以便防范未来某种祸患的发生 。
诗海漫步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出处:《诗·小雅·巷伯》
释义:骄傲自满的人,总是得意忘形;谦虚谨慎的人,总是居安思危 。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出处:梁·简文帝《蒙华林园诫诗》
释义:处于高位之时,应常常考虑会有被免职的时候;处于盈满的地位时,要经常想到会有溢出来的时候 。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出处:《乐府诗集·君子行》
释义:君子注意预防尚未酿成的事端,使自己免遭怀疑 。君子:聪明人 。患:灾祸 。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 。
【安不忘危臣所愿,常思危困必无危】
出处:唐·周昙《鲍叔》
释义:在平安时刻经常想到危难,就会安然无患 。
【莫笑无危道,虽平更陷人】
出处:唐·僧修睦《雪中送人北游》
释义:不要盲目乐观地以为没有危险的道路,唯独平坦的地方更容易使人跌倒 。比喻不要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

【忧患意识的名言警句】

【道险不在广,十步能摧轮】
出处:唐·孟郊《孟东野诗集·偶作》
释义:险恶的道路不在于是否宽大,就是十步路也会翻车 。比喻人应当常常提高警惕,谨防后患 。
【患至而后图,智者有不能】
出处:宋·欧阳修《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释义:等到灾难发生了,再想办法应付,就是聪明人也会束手无策了 。
【月夕花晨伴我行,路当坦处亦防倾】
出处:清·田松岩《题劳山杖诗》
释义:有良辰美景陪伴我行走,即使在平坦的道路上也要防止栽倒 。
【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
出处:清·张廷玉《杂兴》
释义:早繁荣的早枯萎,容易得到的也容易失去 。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出处:清·刘岩《赠人》
释义:古时候成功大业的人,都在一开始做事时,就确立忧患意识,作好各种预防 。
【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
出处:清·袁枚《书所见·其二》
释义:怎么才能算是英雄呢?首先必须要有先见之明 。
名句拾遗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出处:《礼记·中庸》
释义:凡事只要提早准备就会获得成功,不提前准备就会遭到失败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出处:《老子》
释义:灾祸依存着幸福,幸福潜伏着灾祸 。倚(yǐ):倚靠 。伏:潜伏,隐藏 。比喻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处:《论语·卫灵公》
释义: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临近的忧患 。
【以虞待不虞者胜】
出处: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
释义:以有准备对毫无准备的,必然取胜 。虞(yú):预料 。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
释义: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 。
【既胜若否】
出处:《司马法·严位第四》
释义:打了胜仗的时候,要像没有打胜仗那样(保持高度戒备) 。
【举所美必观其所终,废所恶必计其所穷】
出处:《管子·版法》
释义: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定要事先看到事情的结局;废止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一定要考虑到事情的后果 。举:举动、喜欢 。美:喜欢 。计:考虑、盘算 。穷: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