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有效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教学心得怎么写?

进行有效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教学心得
语文四要素:听、说、读、写中,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基础,也是伴随人一生的重要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和记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规定了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 。其要求之高,数据之细,是以往“教学大纲”所没有的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 。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由此可知,小学生熟练掌握阅读能力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能力十分重要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趣引导,热爱读书
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他的才能可以发挥百分之八十,而当他做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时,却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 。我们渴望读自己喜欢的书,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 。我们开始是没有十分切实的目标的,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而主要在于从中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 。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小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更加努力去做被赞许之事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朗诵、猜谜、讲故事等比赛;还可以开展一些读书心得、读书经验交流会,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项“课前讲故事”的活动,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前与大家分享自己读到的好故事,这样不但增长了知识,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
二、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不多 。很多学生的课外书籍大多是《作文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同步作文》之类的作文辅导书 。而这都是学生买来模仿写作文用的 。只有少数学生有《十万个为什么》、《天天都有新童话》、《天天都有新寓言》、《故事大王》等书目,此外,还有一些卡通连环画 。二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少 。课堂上的阅读时间肯定没有,放学后不是被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占去,就是由于处理不好学习、读与玩的关系,白白地浪费了时间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发动全班同学积极捐出自己的藏书,由专人负责保管、借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