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的分类及特点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 。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坷多艰 。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达清放 。人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 。但苏轼何以能有此等超人之清旷?学问所致?修养所致?皆非也 。以吾言之: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性情之表现也 。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 。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 。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 。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 。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 。”可谓一语中的 。王先生没有详细论述苏轼的真率性格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
早在少年时代,苏轼的父亲苏询就注意到了苏轼、苏辙两兄弟性格的不同 。苏轼自幼才华横溢,至嘉佑二年(1057 )一举进士及第,名震京师 。从此宦海沉浮,屡遭不幸 。在坎坷的仕途上走遍了天南海北的苏轼飘泊无归,已是“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这使其不得不对自己归根何处及早进行周全考虑 。苏轼在各地为官时均以体恤人民疾苦为己任,再加上他富有魅力的才华,乐观豁达的胸襟,热爱生活的本性使他无论官居何处,都深受各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对将来卜居何处,他有太多选择,这与他随遇而安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苏轼性格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 。结果一生屡遭贬斥,差点被杀头 。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它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善处乎祸福之间’ 。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所以在以后激烈的党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悠闲地度过了晚年 。
青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滴,越贬越远 。去世前两个月,苏轼在画家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上题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檐州 。真是沉痛之极 。虽然苏轼在历次党争中都是处于被排挤、受打击的处境,但苏轼并没有苟容取合 。王安石变法,苏轼觉得新法过于激进,为害百姓,反对变法,因此遭到新党排斤,通判杭州 。他离京时,友人文同曾劝他说:“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 。”(叶梦得《 石林诗话》 卷中)但苏轼并没有听从朋友好意到湖州的九年间的劝告 。从通判杭州到湖州的九年间,针对当时新法的流弊,他写了一系列的政治讽刺诗,如《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山村五绝》 《 吴中田妇叹》 等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 。但他在任地方官期间,看到了新法的某些利民之处,于是改变了对新法的态度,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对虽和他政见不同、但学问道德高人一品的王安石、司马光都是十分敬仰的 。但对于那些假道学,苏轼则毫不留情地揭出他们的真面目 。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 。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 。
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他的性格以及思想 。东坡词中,有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生咏叹调” 。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作者持续不断的人生思考:其广度和深度在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
东玻词所体现的人生思考主要有以下三对人生矛盾:
1、出仕与退隐
苏轼早在26 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 。孺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
,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 。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可见词人仍在出入之间排徊 。在词人看来,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
2、理想与现实
词人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烦冗的宦务与频繁的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非我的,何时忘却营营”; “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他的飘泊感、沦落感、厌倦感也油然而生:“生人到处萍飘泊”; “天涯同是伤沦落” 。乌台诗案,黄州及岭海两度流贬,都曾使词人的理想破碎,“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迭” 。词句饱含曲折和难言的苦衷!词人忽而迷惘:“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忽而自嘲:“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忽而负屈:“问公何事,不语书空”;忽而沉痛:“珠泪溅,丹衷碎”;这些都是由仕途的升沉不定所引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