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狮子林的诗词有哪些

赞美狮子林的诗词有以下三首:
1.《游黄山宿狮子林作》年代: 清 作者: 崔国因
三十年前此地游 , 禅房草榻暂淹留 。湿云侵岫晴疑雨 , 深谷藏风夏已秋 。
自惜鸿泥成往迹 , 重携蜡屐豁新眸 。山灵见我应相识 , 青瘦形容似旧不?
2.《狮子林竹下偶咏》年代: 明 作者: 徐贲
客来竹林下 , 时闻涧中琴 。经房在幽竹 , 庭户皆春阴 。孤吟遂忘返 , 烟景生逾深 。
3.《晚过狮子林》年代: 明 作者: 姚道衍
无地堪逃俗 , 乘昏复到林 。半山云遏磬 , 深竹雨留禽 。
观水通禅意 , 闻香去染心 。叩门惊有客 , 想亦为幽寻 。
【简介】

  1. 《游黄山宿狮子林作》
    年代: 清 作者: 崔国因
    注:崔国因 , 因摩崖诗刻 , 摩崖题刻而成名 。题刻位于黄山风景区始信峰琴台石壁上 。1884年崔国因游黄山宿狮子林 , 赋诗二首 , 刻于石壁上 。
    鸿泥,鸿鸟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 。比喻往事的痕迹 。清钱泳 《履园丛话·古迹序》:“足迹 所到 , 略志鸿泥 , 以备遗忘 , 不可谓之阅历也 。”
    蜡屐,以蜡涂木屐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 ( 阮孚 ) , 见自吹火蜡屐 , 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 。”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
    岫(xiù),峰峦,山或山脉的峰顶 。不 , 否 。
2.《狮子林竹下偶咏》
年代: 明 作者: 徐贲
即景抒情 , 表达了对清幽的环境、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幽竹”、“琴声”、“经房” , 营造了一种静谧、雅致的氛围 。诗中写溪涧、琴声 , 以声衬静 , 更加显现出竹林的幽静 。诗人即景抒情 , 表达了对清幽的环境、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
徐贲(1335-1380年) , 字幼文 , 南直隶毗陵(今江苏常州市)人 。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 , 自号北郭生 ,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 。吴中四杰之一 , 明初十才子之一 。
3.《晚过狮子林》
年代: 明 作者: 姚道衍

【赞美狮子林的诗词有哪些】

姚广孝(1335年-1418年) , 幼名天僖 , 法名道衍 , 字斯道 , 又字独闇 , 号独庵老人、逃虚子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朝政治家、佛学家 , 文学家 , 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君到姑苏间 , 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 , 水巷小桥多 。”--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 , 居然城市间 。(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 , 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 , 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 , 谢公丘壑应无负 。(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 。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 , 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 , 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 , 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 , 不触不惊;菡萏成列 , 若将若迎 。(蒋堂《北池赋》 , 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懒云仙 , 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 , 我爱林泉 。(吴西逸《殿前欢·懒云窝》 , 懒云窝为元代苏州宅园)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狮子林立雪堂联)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虎丘花雨亭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老板爱吃南边菜,都到苏州城里来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东西南北桥相望 , 画桥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桥 , 两岸朱楼夹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