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蓬青蛙寓意

以下纯属网络转载 , 仅供网友分享 。
人们常以莲花寓意和平美满的生活 , 莲蓬和青蛙都是多子的 , “蛙”谐音娃娃的“娃” , 祈求多子多孙、繁衍子嗣是人生的一大主题 , 两性之间相爱、结婚、生育则是生物的自然现象 , 用隐喻的手法来描绘亦是古今中外一切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 。

其实 , 这是最浅显的理解 , 而中国人是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 , 想象力也是超然卓群的 。我们来看人们对蛙的种种诠释——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 , 青蛙的头、尾、四肢和肚代表着世界 , 因为世界的东西南北中象青蛙般是个有机整体 。而青蛙作为一种吉祥动物 , 寓意“四通八达 , 财源广进” , 所以带有青蛙造型的物品尤其受到生意人的青睐 。在传世的文献中 , 有不少关于蛙类或蟾蜍的记述 , 并常常同神话传说附会在一起 。譬如《淮南子·精神训》中就有“日中有罼乌 , 而月中有蟾蜍 , 日月失其行 , 薄蚀无光”的记载 。罼乌(即三足乌 , 又称金乌或阳乌) , 是驮日飞行的太阳神鸟;蟾蜍 , 则被认为是月中神灵的象征 。意思是说 , 日中有只三足鸟 , 月中有只蟾蜍 , 日月如果不按常规运行 , 就会被咬蚀而失去光辉 。还有 , 蛙在母系氏族社会生活中是一种神圣的动物 , 具有特殊的地位 , 有不容否认的象征意义 。远古 , 先民将蛙(蟾蜍)作为女性子宫(肚子)的象征 , 蛙纹体现的则是对女性怀胎子宫的崇拜 , 可以说这是人类生殖崇拜母体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写照 , 也反映了原始社会先民对女性生育功能和繁殖过程认识的深化 , 更何况青蛙也是多子的 。而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曾发生过特大洪水 , 经过了鲧、禹治水才进入文明时代 , 所以又有学者认为蛙纹与远古治水神话传说有关 。也有可能是祭蛙求雨 , 是盛行于远古时期的一种祭祀习俗 。

不管怎么说 , 从隐喻到神化 , 从神灵象征到祭祀崇拜 , “蛙”——已经超越了生物的概念 , 渗透到人的精神领域 , 成为“图腾” , 甚至于染上了宗教色彩 。就像纳西族在古时祟拜青蛙 , 东巴经典称其为黄金大蛙 , 民间传说则称“智慧蛙” , 壮族的先民曾以青蛙为图腾 , 并有“蟆拐节”和祭祀青蛙的活动 , 等等 。“蛙” , 成了人与神之间对话的桥梁 , 或者说一个媒介 。至此 , 不得不说一个特殊的载体——铜鼓 。

铜鼓 , 是中国大陆西南以至中南半岛常见的一种传统金属打击乐器 。平常我们所见到的鼓大概都是用皮革蒙在木制鼓身的皮鼓 , 较少人知道有全身用青铜铸成的铜鼓 。可是 , 对西南少数民族而言 , 铜鼓不但是他们现在还延用的乐器 , 早在两千七百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已经视之为珍品的「重器」 , 对他们来说 , 铜鼓不仅是乐器 , 也是神器、灵物和代表丰足与权力之物 。“周亨铜鼓”是阳江文物考古的重大发现 , 根据其外观造型、鼓身纹饰、鼓耳和立蛙的特征 , 可以判断该铜鼓应该属于北流型铜鼓的中晚期 , 制造年代约在东汉中晚期 , 距今至少有1700多年的历史 。在“周亨铜鼓”上镂刻着六对青蛙造型 , 这些青蛙和铜鼓中心的太阳相互结合在一起 , 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内涵呢?原来 , 古代铜鼓多为俚族所用 , 在俚族的文化当中 , 青蛙是俚族的图腾 , 而青蛙又有太阳之子之称 , 象征着多子多福 。而目前出土的铜鼓 , 一般都镂刻有这些造型 。制鼓匠师们利用鼓各部位不同的曲度安排各种图形 , 以其它几何纹样作搭配 , 使整个画面丰满多姿、和谐而典雅 。而其中最特别的是铜鼓鼓面上大部分都浮雕有各种形态的青蛙 , 包括素面蛙、辫纹蛙、圈纹蛙、三足蛙、还有交媾中的所谓「累蹲蛙」等等 , 神态极为生动 , 因此历来都广受收藏家与学者的赞赏与喜爱 。

对少数民族而言 , 铜鼓不仅仅是艺术珍品或乐器 , 它也是神器 , 很多民族甚至认为铜鼓是雷王的代表 , 他们以为鼓声就是雷声 。清代学者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一书中就说:“雷、天鼓也 , 霹雳以劈历万物者 , 以鼓象其声 , 以金发其气 , 为雷鼓也 。”传说中甚至说雷王是用一个铸有四只青蛙的大铜鼓来呼风唤雨 , 闪电雷鸣 , 大耍威风 , 在这里青蛙便与铜鼓紧密地连结起来了 , 所以很多少数民族都直接叫铜鼓为「蛙鼓」 , 广西壮族还流传着“青蛙与铜鼓”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