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画的诗词( 二 )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
中秋待月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
倪庄中秋元好问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
国色天香画的诗词

喻雪的诗句?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寻‘湘妃竹’的有关诗词
唐诗人刘禹锡《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林黛玉《题帕三绝》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知香痕渍也无? 湘妃墓前20米外立有一对引柱,上刻对联云: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
晚唐诗人高骈《湘浦曲》 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
当时血泪知多少! 直到而今竹尚斑 。
施肩吾《湘竹词》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
杜牧《斑竹筒簟》描述用湘妃竹编织的竹席 。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
诗的意思是:斑竹席上的斑斑血痕,都像是锦绣花纹,当年悼念舜帝的悲痛至今还看得见,明明知道这是二妃的眼泪,怎么忍心睡在这泪痕上呢? 过全州 陶金 宋朝 南北东西几万峰,郡城如在画图中 。
何人裁断湘妃竹,半蘸秋江作钓筒 。
斑竹 无名氏 浓绿疏茎绕湘水,春风抽出蛟龙尾 。
色抱霜花粉黛光,枝撑蜀锦红霞起 。
交戛敲欹无俗声,满林风曳刀枪横 。
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湘娥泪血腥 。
袅娜梢头扫秋月,影穿林下疑残雪 。
我今惭愧子猷心,解爱此君名不灭 。
泰娘歌 刘禹锡 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 。
有时妆成好天气,走上皋桥折花戏 。
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
斗量明珠鸟传意,绀幰迎入专城居 。
长鬟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