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热闹诗词赞赋 描写唐朝长安繁华的诗词文赋( 五 )


出处:唐·白居易《咏怀》诗:“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
形容红尘的诗词1、《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宋代:陆游
原文: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 。
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
沽酒市,采菱船 。醉听风雨拥蓑眠 。
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
译文:
一个人生长在人世间已是够癫痴了,再去孜孜追求功名富贵、企图飞黄腾达,那就更加癫痴 。最近生活道路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山阴家乡,自己有一条船,可以在湖面自由往来,不用花钱 。
市中买酒,江上采菱,画船听雨,醉后披蓑衣而睡 。自己真是可笑,长期糊里糊涂地生活,觉悟时已经迟了四十多年 。
2、《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金朝:元好问
原文: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
译文: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 。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 。
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吧 。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来,欣赏那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间的清风拂面而过 。
3、《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宋代:朱敦儒
原文: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
译文:
摇首出红尘,醒和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衣服青帽子,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种颜色,看孤鸿明灭 。
形容热闹诗词赞赋 描写唐朝长安繁华的诗词文赋

4、《引驾行·红尘紫陌》
宋代:柳永
原文: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 。新晴 。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 。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 。愁生 。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 。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 。
消凝 。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 。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 。相萦 。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 。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
译文:
通往京城的道路上红尘飞扬,落日余晖中,芳草凄凄的长安古道上,满是游子行人 。让人断魂的地方,游宦的人万里迢迢西征 。天初晴,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和气暖心,抬望眼见那如花的乡村 。
花草树木掩映着道路,挥鞭之时已过长亭 。愁从心生,悲伤地怀念在京城的情人,现在已远在千里之外了 。还记得送别时,两个人手握着手相互凝望,她莲花般的红艳脸庞被盈盈泪水打湿,叫人刻骨铭心 。
转而念及两人分离后,每到良辰美景,她一定凄冷清苦无比,辗转难眠,也许已然将我的归期屈指算好 。情意绵绵无限,二人空有万般的追思回忆,真的不如尽量早归,好与日思夜慕的情人相会 。绣帐帷幕里,二人同眠共枕,我将那别离后的万般思念和千般牵挂,对她一一诉说 。
5、《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宋代:陆游
原文:插脚红尘已是颠 。更求平地上青天 。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 。醉听风雨拥蓑眠 。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
译文:一个人生长在人世间已是够癫痴了,再去孜孜追求功名富贵、企图飞黄腾达,那就更加癫痴 。最近生活道路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山阴家乡,自己有一条船,可以在湖面自由往来,不用花钱 。
市中买酒,江上采菱,画船听雨,醉后披蓑衣而睡 。自己真是可笑,长期糊里糊涂地生活,觉悟时已经迟了四十多年 。
辛弃疾的五首比较著名的诗词辛弃疾的五首比较著名的诗词如下:
一、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青玉案·元夕》为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
二、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