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顿:布衣商圣 晋商鼻祖 是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白手起家暴富的人 开中国商贸先河

猗顿是战国初年著名的大手工业者和商人,曾问计于陶朱公范蠡,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十年之间,成为与陶朱公齐名的巨富,是中国历史上白手起家暴富第一人 。猗顿对山西南部地区的畜牧业和河东池盐的开发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山西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
探求生路 ,问计陶朱公

猗顿并不姓猗,他本姓王 。因他在猗地落户,在猗地致富,殁后又埋葬在猗地,故称猗顿 。猗顿的老家在鲁国肥城,祖祖辈辈为耕读人家 。猗顿年幼时,家境贫寒,13岁时父母双亡,到20岁时还未娶妻成家,过着“耕则常饥,桑则常寒”的苦难生活 。艰苦的环境,造就了猗顿刚强而富有理想的性格 。他决定离乡背井,奔走天涯,寻求生存之路 。
那时诸侯争霸,战火不休,尸骨盈野,民不聊生 。猗顿离开家乡,孤身只影,四处求生 。后沿途乞讨,来到晋地安泽山,以打柴为生 。当地一户人家见他忠诚老实,勤劳能干,便把女儿许配给他,做了过门女婿 。但成家立业并未给猗顿带来欢乐,相反,因增丁添口,使他更加举步维艰,度日如年 。
正当猗顿感觉前途茫茫,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听到“三致千金”的陶朱公大名,决定向这位商贾巨富陶朱公请教致富门路 。
陶朱公,原名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 。越国为吴所败时,他随越王勾践赴吴为质三年 。回越后助越王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后以三千兵马灭了吴国 。范蠡是复仇灭吴的第一号人物,可谓功业盖世,名垂青史 。当越王勾践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范蠡看到越王是个“只可共贫贱而不能共富贵”的人,便急流勇退,隐姓埋名,辞官出走,独驾扁舟,游于江湖 。到了魏国陶地,改名为陶朱公 。
陶朱公以为,陶地居天下之中,诸侯四通,最宜在此经商,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能聚能散,时称巨商 。陶朱公以其大政治家的眼光观察市场,认为物价的变化直接受供求关系的制约,需求大物价就高,需求小物价就低 。因此 。他主张谷贱时可以大量收购,谷贵时再平价售出,这是符合经商大道的 。
他还认为,只知一味赚钱理财并不是个好商人,能聚能散才是经商者的可贵品质 。根据这样的经商理论,他聚财有道,散财有方 。人们完全可以想象,猗顿向陶朱公这样一位具有高尚商业道德和高瞻远瞩经商谋略的高人求教,会对他以后的发展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
陶朱公致富后,曾周游来到晋国的河东盆地过隐居生活,先后居住在运城的陶村和临猗的孝义村 。猗顿用“三顾茅芦”般的至诚感动了陶朱公 。陶朱公为他讲了给商之道 。陶朱公根据古郇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传授他八字真经——“子欲速富,当畜五牸” 。说白点,就是“要想富,养母畜” 。猗顿和陶朱公这一会面,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千古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