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咏荷的诗句。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
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 , 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 , 与蓝天相连接 , 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 , 在阳光辉映下 , 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
2、《小池》宋代:杨万里
原文:
泉眼无声惜细流 , 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早有蜻蜓立上头 。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 , 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 , 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
3、《苏幕遮·燎沉香》宋代:周邦彦
原文:
燎沉香 , 消溽暑 。鸟雀呼晴 , 侵晓窥檐语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 一一风荷举 。
故乡遥 , 何日去 。家住吴门 , 久作长安旅 。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 , 梦入芙蓉浦 。
译文:细焚沉香 , 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 , 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 , 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 , 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
看到这风景 , 我想到遥远的故乡 , 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 , 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 , 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 , 划着一叶扁舟 , 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 。
古人咏荷的诗句。

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清代:李清照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 , 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
译文: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 , 一玩就到日暮时分 , 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 , 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
5、《爱莲说》宋代:周敦颐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 ,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
自李唐来 , 世人甚爱牡丹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 , 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 亭亭净植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 , 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 , 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 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 , 不生蔓不长枝 , 香气远播更加清香 , 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

谁知道古人吟咏何和赞美西湖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浓妆淡抹总相宜 。
其他:疏影横斜水清浅 , 暗香浮动月黄昏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山外青山楼外楼 , 西湖歌舞几时休水光潋艳晴偏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船头研鲜细缕缕 , 船尾炊玉香浮浮映山黄帽璃头肪 , 夹道青烟雀尾炉更多西湖的诗句 , 详见:http://www.xlfd.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195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 , 每恨无因到上头” 。
六和塔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 , 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
我即兴写了一首诗:“小雨淡雾景朦胧 , 游船轻入西湖中 。
碧波方圆五公里 , 满湖诗句惹秋风 。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 。
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 , 山色空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浓妆淡抹总相宜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洪的这首七绝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市声到海迷红雾 , 花气涨天成彩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