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有约古诗词配

1、长歌行(汉乐府民歌)(苏教版/第3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2、七步诗(三国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3、梅花(北宋王安石)(苏教版/第5册)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4、马诗(唐李贺)

【四年级有约古诗词配】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xié),此物最相思 。
6、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7、陶者(北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
8、竹里馆( 唐王维)(苏教版/第9册)
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9、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月黑见(xiàn)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
10、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1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13、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4、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qǐ)窗前,寒梅著花未?
15、回乡偶书(唐贺知章)(苏教版/第7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16、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dùn)逃 。欲将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 。
17、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 (苏教版/第12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1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 愈)(苏教版/第11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19、滁州西涧(唐韦应物)(苏教版/第6册)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20、春日偶成(宋程颢(hào))(苏教版/第8册)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
21、三衢(qú)道中(南宋曾几(jǐ))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22、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23、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苏教版/第5册)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tiǎo)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
25、山居秋暝(míng)(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2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苏教版/第5册)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7、十二月十五夜(清袁枚)
沉沉更(gēng)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
28、赠刘景文(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29、白雪歌(唐岑参)(苏教版/第7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30、赠汪伦(唐李白)(苏教版/第10册)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3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苏教版/第10册)
海内存如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32、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33、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34、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
3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jì)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