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节日

家乡的节日(一)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 。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 。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www.smesun.com)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 。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 。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 。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 。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 。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
家乡的节日(二)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 。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 。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 。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 。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 。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 。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 。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 。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 。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 。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