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诗词好的形容词( 三 )


小学生常用词语,谚语,成语,句子,名言,诗词,知识
五短身材成语发音:wǔ duǎn shēn cái成语解释:指人的身材矮小 。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 。
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 。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古诗赏析人物形象常用词
古诗赏析人物形象,首先要从原文入手,找描写人物关键句,关键字,然后进行赏析 。
如静夜思床 前 看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
房 头 望 山 月,低 头 思 故 乡 赏析:本诗通过描写诗人月夜望月思乡之景,塑造了一位孤独,寂寞,惆怅,满怀思乡之愁的游子形象 。
常用连接词(通过,表现,塑造,呈现...)常用形容词(惆怅,寂寞,孤独,爱国,嫉恶如仇,视死如归,壮志未酬,郁郁不得志 沧桑,忧国忧民,胸襟宽广,坚韧不拔,恬淡,怀才不遇...)
常用在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 。
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
一、互文 。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
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其—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 。
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
这样可以从己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 。
又如“求全责备”这—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球”的意思 。
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
其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 。
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 。
“迢迢”“皎皎”互补见义 。
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只从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其要表达的内容,还会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
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谈互文的具体应用 。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 。
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
(《木兰诗》)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 。
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 。
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 。
3.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同上)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 。
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 。
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观沧海》)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
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
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
下面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春望》)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