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秋叶的古诗,谁有?( 二 )


信宿渔人还泛泛 , 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
唐•杜甫《秋兴八首》

【赞美秋叶的古诗,谁有?】

翟塘峡口曲江头 , 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 , 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 , 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 , 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 , 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 , 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 , 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 , 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 , 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 。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 , 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 , 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 , 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 , 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 , 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 , 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 , 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 , 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 , 暗寓伤秋的情绪 。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 , 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 。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 , 照着画屏 , 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
赞美秋叶的诗句
秋词 作者: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
【按】《读雪山房唐诗钞凡例》评“始以议论入诗 , 下开杜紫微一派” 【悲寂寥】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排云】冲破云层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其他更多 , 详见: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 , 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
洞庭:洞庭湖 , 在今湖南省北部 。
波:微波泛动 。
木叶:枯黄的树叶 。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憭栗兮若在远行 ,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
燎栗:凄凉 。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 ,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 , 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 , 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 , 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
亭亭:远貌 。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 , 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 , 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
眺:远望 。
平楚:平野 。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
两句写初秋之景 。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 , 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
木叶:树叶 。
陇首:山名 , 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 , 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
木下:树叶落下 。
金城:古郡名 , 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
玉门:玉门关 , 在今甘肃敦煌西 。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 , 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 , 草木零落 , 多肃杀之声 。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 , 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 , 无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