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二 )


为此,在《曹刿论战》一文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课堂中明白学习文言文该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明白文言意思,把握好文本内容,让他们在课堂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第一环节:从“十年春,齐师伐我”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 。
第二环节:学生听读、朗读课文,分小组听读课文,小组同学纠正字音 。学生自译课文 。
第三环节: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字译提示以及注释,合作理解课文,做好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特别是人物的分析,需要有自己独到见解 。第四环节:小结全文,指点学生在理解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有自己独到、一分为二的方法,这样才能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
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设计教学,能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学习,重视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现和探究学习任务,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感受并明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而且在对人物的理解评价中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将创新文言教材、创新文言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取得了自己想要达到的一些教学的效果 。
但上完课后反思自己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语言组织以及表达等教学细节方面,自己的教学语言美化和灵动仍有待于自己今后要继续加强和努力提高 。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左传》主要通过人物故事来反映春秋时期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思想 。而《曹刿论战》作为书中的重要篇目,在写作上很有特点 。
我的文言文教学基本程序是:通读全文——了解作者作品——翻译全文——文章内容探究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容易倦怠 。这一次我并没有要求学生齐读课文,而是在自己朗读之后,学生自读自译 。学生在自行的阅读过程中完成了文章的理解 。而我分别点出文章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重点词语,学生用相关的符号做好标记,便于复习 。
在文章内容的探究上,我集中在两方面: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 。学生通过细读,找出两个人物性格相应的地方,所谓的有理有据 。在学生分享自己寻找到的论据的时候,我采取的是小组竞争比赛的形式,同时通过这样我就可以将人物形象顺道的分析出来了 。最后,我在通过课后习题点出作者在详略上安排起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