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将领周遇吉:明朝最后的硬骨头,让李自成感到惧怕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末将领周遇吉,明朝最后的硬骨头,让李自成感到惧怕 。
相信大家对于的历史,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我们都知道 。在明朝末期,自从率领农民军起义之后,可以说是般取得胜利 。但是在明朝众多将领中,仍旧有让李自成害怕的人,而这一个人差点也是让李自成的战略计划差点崩溃 。李自成当初在明朝担任的一个小官,但是他却熟悉明朝战略打法,所以在率领军队当中,他也是骁勇善战,在的过程中,简直可以说是锐不可当 。

而他称王之后,也是打出了他的口号,那就是顺应他可以不交纳粮食,这句口号也是吸引了很多人,许多百姓也是纷纷的拥护李自成,而起义军队的力量也是越来越强大,而这使得明朝的灭亡加快了步伐 。虽然那时候的明朝已经天下大乱了,但是当时的建制仍旧还在,所以想要彻底地消灭明朝,需要一座一座城池的打,而在他征讨的时候,也是遇到了让他害怕的将领 。当时让李自成害怕的人着实不多,甚至就连吴三桂和北方的军队都不怕,那为什么会怕此人呢?
这个人就是,他就是那个让李自成非常害怕的将领,而关于他到底哪年哪月出生也是一个谜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他的出生地在明朝的锦州卫,和吴三桂的出身都一样,都是出生于东北 。但是他本人的名声却是要比吴三桂要强上很多 。在很小的时候,此人便一直习武,并且擅长骑射,而加入明军的队伍当中后,每次战斗都会奋勇杀敌,所以也是受到了很多军官的重视,慢慢地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为了一名军官 。

此人就是周遇吉,明末锦州卫人,勇武善射,加入行伍之后,奋勇杀敌,每次作战都冲在最前面,在与后金的作战中屡立军功,逐渐从一名普通士卒提拔为京营游击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连升两级,为前锋营后将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加太子少保,左都督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出任山西总兵官 。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冬,李自成攻占陕西,准备取道山西,向京师进发 。周遇吉与山西巡抚蔡懋德,分别布置河防,并向京师求援,结果,北京只派遣副将熊通率领二千士卒助战,周遇吉不得不赶赴代州,为北京建立阻击防线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平阳守将陈尚智投降李自成后,劝降了熊通,并让他游说周遇吉归降 。周遇吉怒斩熊通,将首级送往北京,表明自己效忠明朝、誓死报国的决心 。
二月七日,太原沦陷,山西巡抚蔡懋德自尽身亡 。李自成在太原休整八天之后,再次出兵,又攻取了忻州,进而急攻代州 。周遇吉在代州坚守数天之后,粮尽援绝,率军突围后,退守宁武关 。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骑兵的山西三关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李自成志在必得,周遇吉誓死抵抗,一场激战在所难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