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考科目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改革中一个主要变化是高考不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统一考试,然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选择科目考试,当然部分省份可能有7门甚至更多选考科目,选考科目就是指的后面从除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中进行不同科目选择考试,不再固定理科学理化生、文科学政史地,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权利 。
高考选科模式3+3模式:第一个3是语文、数学、英语3门统一必考科目,第二个3为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任意选择3门进行考试,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山东等第一批第二批高考改革省份采用此模式 。(浙江是7选3,还一门技术可选)
3+1+2模式:第一个3也代表语文、数学、英语3门统一必考科目,1代表物理、历史二选一,2代表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4选2,目前已知的是广东、湖南、湖北、辽宁、河北、重庆、福建、江苏等8省市采用3+1+2模式,后续改革的省份估计也是采用3+1+2模式 。
新高考的主要优势是什么1、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2、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余种,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 。
3、英语考试有了两次机会
对于一些理科生而言,作为爸妈的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如果我的英语不是没有及格,或者再来一次,也许我就是985毕业的了吧 。高考虽然是一项比较公平的考试,但是却因为“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为很多人诟病 。
【高考选考科目是什么意思】在新高考阶段,英语的考试可以考两次 。也就是说,作为高二的学生,就可以直接参加英语的考试了,这样在高三的时候还能继续参加考试 。自己可以选择一次成绩较高的那个作为自己的高考英语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