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的作品其特点是什么?

一、潘天寿作品如下:
1、绘画作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
2、画册——《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画选》《潘天寿画辑》、《潘天寿书画集》
3、画史研究——《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顾恺之》《治印丛谈》、《听天阁诗存》《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款之研究》
二、作品特点:
1、落笔大胆,点染细心 。
2、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 。
3、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
4、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 。
三、潘天寿简介:
1、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 。现代画家、教育家 。浙江宁海人 。
2、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 。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 。
收集写马,酒,柳,云,花的诗词各2首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更多参考古诗网:http://www.pmzh.com/pmzh/pmzh_b/pmzh_b000.htm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http://www.sxqqzx.com/qqzx/xs/gshttp://www.wsbedu.com/chu/gushi/gushi.htmlhttp://www.pep.com.cn/gscsd/
潘天寿的作品其特点是什么?

是知道有关周雪的诗词?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这个行么?
潘天寿的人物生平
1897年,生于浙江宁海县冠庄村 。
1903年,生母病故 。
是年夏,入村中私塾读书 。
文章日课之外,喜欢写字,热心于临摹《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插图 。
1915年至1920年,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
1920年春,参加浙一师进步学潮 。
夏,毕业,回宁海下正学高小教书 。
工作之余刻苦自习绘画、书法、诗词、篆刻 。
为赵平福(柔石)作《疏林寒鸦》、《晚山疏钟》 。
1923年春,任教于上海民国女子工校 。
夏,兼任上海美专中国画系国画习作课和理论课教师 。
结识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吴茀之、朱屺瞻,画风向吴昌硕接近,由原先的恣肆挥洒向深邃蕴藉发展 。
作《秋华湿露》等 。
改天授为天寿 。
1924年,任上海美专教授,着手编著《中国绘画史》 。
1926年7月,所编《中国绘画史》 。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1928年初春,应邀担任杭州国立艺术院中国画主任教授,兼书画研究会指导教师 。
自此一直定居杭州 。
同时兼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等校授课教师 。
1932年,并出版二集《白社画集》,参加新华艺专教授近作展览 。
1933年,作品参加徐悲鸿在法国巴黎主持的中国近代绘画展览 。
10月17日到22日,白社第二届画展在中央大学礼堂举行 。
修改《中国绘画史》,编写《中国书法史》初稿 。
1936年,所编《中国绘画史》经修改后再版,列入大学丛书 。
8月,白社第四届画展在苏州公园图书馆举办 。
作《梦游黄山》 。
1937年4月1日,潘天寿作品《墨猫》、《行书立轴》在南京美术陈列馆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 。
《江洲夜泊图》在中国画会第六届展览会展出 。
1943年,编写《中国画院考》 。
整理历年诗作,编为《听天阁诗存》付梓 。
作《秋酣》、《行书画论手卷》 。
1944年至1947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