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奶奶每天到工厂上班,一切为了“星星的孩子”

【72岁奶奶每天到工厂上班】今年7月 , 19岁的郑森友顺利从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了 。毕业后 , 他成为番禺区一家服装企业的正式员工 。
这对一般人而言或许稀松平常 。但对森友和他奶奶来说 , 背后所付出的艰辛 , 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
森友长着一米八几的个子 , 智力只有五六岁 。他是一名自闭症患者 。因缺乏与外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 自闭症患者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孤独地闪烁着微光 , 因此被称作是“星星的孩子” 。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融入主流社会 。”森友的奶奶徐平说 。在奶奶十几年如一日的细心培育下 , 森友不仅顺利从技校毕业、习得一技之长 , 还在艺术方面小有成就 , 获得了钢琴与吉他十级证书 。
徐奶奶告诉采访人员 , 所有的图片都不用打马赛克 , 所有的名字都可以用真实姓名 。她说:“我希望通过森友的故事 , 可以鼓励更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 。告诉他们 , 自闭症的孩子也会被社会接纳 。”
1
从牵着森友上学
到陪着森友上班
徐平奶奶走起路来健步如飞 , 说话中气十足 , 笑声爽朗 。完全看不出来 , 她已经72岁了 。年轻时 , 家庭的坎坷炼就了她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
森友4岁9个月大的时候 , 行为发展评估仅1岁3个月 。自那以后 , 徐奶奶开始带着森友四处看病 , 牵着森友上学 , 到现在陪着森友上班 。含辛茹苦、无微不至的背后 , 是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 。
森友症状严重的时候 , 他会抽动 , 会突然大叫 , 甚至在路上横冲直撞 。徐奶奶提起这些往事却笑着说:“那时候 , 我常常在口袋里装着几百块钱 , 在森友打扰了别人的时候赔礼道歉 。”
吃了镇定药物 , 森友变得很容易累 , 有时候走在路上就要往地上躺 。徐奶奶只好一边学习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 给森友干预治疗;一边在医生的指导下 , 给森友逐步减药 。说到这里 , 徐奶奶给采访人员展示了厚厚的一大本笔记 , 里面都是她在学习治疗自闭症相关知识时做的记录 。
森友8岁时 , 徐奶奶认为 , 森友将来或许只能做流水线一类的简单且重复性工作 。为了培养森友做事的专注度 , 让他能定下心来做一件事情 , 徐奶奶让森友先后学习了钢琴、吉他、架子鼓、画画等他喜欢的艺术 。如今 , 森友的钢琴和吉他水平都达到十级 。2016年 , 他还同钢琴家郎朗同台演奏过 。
2
日复一日的琐碎细节中
让森友养成好习惯
采访人员同徐奶奶、森友一起坐在圆桌旁用午餐 。
席间 , 上了一碗森友喜欢吃的土豆丝 。森友立刻站起来 , 夹起满满一筷子的土豆丝就往嘴里送 。徐奶奶马上轻声提醒道:“森友 , 这样是不可以的哦!你要先把土豆丝夹到碗里 , 再吃自己碗里面的 。你这样做 , 别人怎么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