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联系,不代表忘记( 二 )


碰面的时候已经是凌晨1点了,这个姑娘急躁地冲过来把我教育了一顿:
还是那么没有时间观念,老是错过车 。还好我离得近,要是在别的地方你可怎么办!
第二天一早六点多,又开车送我去见客户 。
折腾了她一宿后,我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
两个月之后再次联系她,又给她找了一个烧脑的活 。
即便这样,阿爽还是痛快地揽下了 。
表姐拿到设计手稿十分开心,一个劲地夸我这个朋友太靠谱了 。
我也没跟阿爽废话太多,“辛苦你了大姐!下次来深圳请你吃大餐 。”
那边回复:“您这声辛苦,可像极了你以前帮我写那些烦人的宣传稿时,我对你的慰劳,哈哈哈哈 。”
每一次化解了麻烦,我俩又迅速地回到各自的生活 。
有事就联系,没事各忙各的 。
没有多少寒暄,彼此却觉得很舒服,也不会担心那个人会走远 。
因为我们心里都明白:见或不见,依然想念;联不联系,都没忘记 。
不联系,不代表忘记
文章图片

03
高晓松说过一段自己在极尽落魄时,找朴树借钱的往事 。
十几年前,高晓松是一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过着名利双收的生活 。
然而到了中年,他在事业上遇到了瓶颈,穷困潦倒 。
高晓松跑到音乐公司寻求发展,得到的却全是拒绝 。
慢慢的,生活开始捉襟见肘 。
于是,他找到了曾经的好友朴树 。
一向不爱说话的朴树听说了情况后,只回了高晓松两个字:账号 。
没过多久,高晓松就收到了一笔15万元的转账,正是这笔及时的钱帮助他度过了那段窘迫的日子 。
他俩最初认识的时候,高晓松已经凭着《同桌的你》在业内有了一定的名声 。
而朴树,只是一个喜欢音乐的辍学青年 。
高晓松欣赏朴树的才华,便二话不说自掏腰包,先帮朴树录了两首歌 。
为了能签下朴树,特意成立了麦田音乐 。
朴树不爱说话,不爱表达,但高晓松却是那个懂他的人 。
2003年,发布完歌曲《生如夏花》之后,朴树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
期间两人多年未曾碰面,但当高晓松遭遇危机的时候,朴树会毫不犹豫地伸手 。
人在失意的时候,旁观者会变多,朋友会变少 。
对高晓松来说,朴树是那个真心的人 。
如今,两人已走过了20多年的岁月 。
谈起过往,依然有说不完的话 。
真正的朋友,不需要时刻陪在身边,不需要过多的寒暄问候 。
而是只要你需要,我始终都在 。
不联系,不代表忘记
文章图片

04
电影《一路顺疯》中,有一段这样的话:
人的一生,就像一辆车,从起点开往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