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行书、楷书、隶书有什么区别( 三 )


(1)篆书: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2)隶书:隶书结体扁 平、工整、精巧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 增强了书法造型艺术的美观,风格也趋多样化,艺术欣赏的价值大大提高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有什么区别】(3)楷书: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
(4)行书: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 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
(5)草书: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 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
(1)楷书又称正书 , 或称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 。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 。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 。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 。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 。(2)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 , 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 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 。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 。风格也趋多样化 , 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3)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4)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笔划圆转流畅,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