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鹂的诗句

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关于黄鹂的诗句 乡间到处都有树,树多鸟多 。
一年四季,都能听到鸟啼嘤鸣;一到晚上,鸟啼之声此起彼伏,奏出了让人心旷神怡的天籁之音 。
乍一听,天天如此;凝神听,月月不同 。
树林里不断传出啄木鸟啄木的声音 。
农人说,这是啄木鸟在给发虫的树木进行“外科手术” 。
乡间有一棵不知名的古树,围粗需几个人合抱 。
乡里的长老说他们还小的时候这棵树就这么大了,现已无人能说清它的年龄 。
在离地面约两米的地方有个酒瓶大的树洞,手臂可以伸进去,但什么也摸不着,里边黑黢黢的,什么也没看见 。
但令人惊奇的是,这棵古树依然茂密,浓荫匝地 。
传说当年这棵树曾被害虫蛀心,已奄奄一息即将枯死,后来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只啄木鸟,趴在树干上,“哚哚……哚哚哚……哚哚……”连续几天时间,啄成了个树洞,结果这棵树得救了 。
如今它屹立在村头为农人遮风挡雨,暗示着它生命的顽强和不屈,也昭示着树木与鸟类密不可分的历史 。
假若没有啄木鸟,不知有多少树木会被虫蛀而枯死 。
唐代诗人杜甫有两联描写黄鹂鸟的有名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 从诗中可以知道,黄鹂喜欢在春天里唱歌 。
黄鹂又叫黄莺,它全身的羽毛鲜黄鲜黄的,只有翅膀和尾巴带点黑色,头部通过眼睛的地方有一条黑纹 。
黄鹂喜欢在春天的树林丛中穿飞,从来不到地面活动 。
一到冬天,它们就到比较温暖的森沟里去过冬 。
黄鹂叫起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有一首歌里这样唱道:哩……嘀哩……嘀哩哩……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是的,这就是黄鹂的声音,清亮、婉转,动听极了 。
每年春耕时节,杜鹃就在田野上空“布谷!布谷!布谷!”地啼唤不停,似乎一声更比一声高,人们便把杜鹃称作“布谷鸟” 。
布谷鸟的叫声好像是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的,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叫得最勤 。
许多人每年春天都会听到它的叫声,但也许一辈子也没有见过布谷鸟——杜鹃 。
…… 乡间的小鸟既不是人工圈笼驯养、喂它一些饲料、引诱或迫使它叫唱,也不是农人自作聪明、牵强附会想象的,它是自然界自生繁衍的良禽益鸟,是森林卫士,是庄稼警察,是气象预报员,—是祸福预言家,它们随心所欲地觅食,激情满怀地唱歌,唱出悦耳动听的乐音 。
鸟与人类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祸福相依 。
从某个角度讲,鸟的自由空间越大,证明人类的文明程度就越高 。
所谓“莺歌燕舞”即是人间和平繁荣、百鸟和谐欢快的写照 。
谁能在枪林弹雨中、战火纷飞时,欣赏到众禽飞舞、百鸟歌唱的景象呢? 人类如能万物生灵和平相处,就一定能学会知晓自然界的语言,那样就一定会先知先觉,预防灾难,把灾难减到最低限度 。
古诗云:“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
” (覃硕学)
关于黄鹂的诗句

描写鸟的诗句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王籍:《入若耶溪》)
描写鸟的诗句大全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
——杜牧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
——杜甫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鸟鸣涧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