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种类

按内容:
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闺怨诗、战争诗、抒情诗、叙事诗
按形式:
古诗分类 古体诗 乐府 律诗 绝句
古诗分类-古体诗-乐府-律诗-绝句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
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 。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
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 。魏晋和唐 代以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例如《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乐府诗 。乐府产生於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 。由於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词大概产生於盛唐 。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 。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
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 。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 。
律诗共有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
绝句又叫"截句" 。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
各类诗词的归类风: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
云:云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
雨:春雨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
雪:终南望馀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山: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
白云回望合,青霜入看无 。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水: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树: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花:落花 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鸟: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雁:沁园春 雁 木落时来,花发时归,年又一年 。
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
写月书...风: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
云:云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
雨:春雨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
雪:终南望馀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