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关于遂宁的诗词 拜托( 四 )


孝女曹娥之墓 , 在今浙江绍兴 , 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 , 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 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 , 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
(4)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说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 在新石器时代 , 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
该遗存的族属 , 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
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 , 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 , 生活于水乡 , 自比是龙的子孙 。
其生产工具 , 大量的还是石器 , 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 。
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 , 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 , 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 , 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 大部分(5)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
他认为 , 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 , 都与龙相关 。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 , 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 , 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 , 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
(6)恶日禁忌说汉代人认为 , 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 , 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 , 即五月五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