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如何写?( 十 )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 。“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 。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 。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 。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 。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
当然,课堂教学不同于单纯的文学欣赏,它不能仅仅局限于评价某篇文章的美学意义,而是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传授赏析这类散文的方法:即自觉地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散文的语言美,并在分析语言的过程中,去神游文中描写的美景,感受其抒发的真情,以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有效地提高学生欣赏以至写作散文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