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准备的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怎么写?( 三 )


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地去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愉快地去学习 。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习新知识和从事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 。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 。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些内容有趣的书给孩子听,这是很有益处的 。可以告诉孩子:你看,书里可以让人懂得许多事情的,上学以后,自己识字多 。自己就可以看书,能懂得许许多多的道理,那多好!从而激发孩子热爱课本的兴趣,促进迫切上学的愿望 。
(二)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而是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地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当回事 。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 。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做小动作,而是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考试等 。所以,入学前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便在进入小学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 。如早晨起床穿袜穿鞋,然后上厕所、洗脸、吃饭、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中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 。如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就进教室,拿出课本和铅笔合,等待老师上课 。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 。对将入学的孩子说来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重要得多,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所以孩子入学前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如下的学习习惯: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 。
(2)看书时坐姿端正的习惯 。
(3)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的习惯 。
(4)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 。
(5)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的习惯 。
四、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入学这意味着孩子从家里到了学校,开始了集体生活 。在集体生活中与许多人接触交往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磨擦和矛盾,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
五、如何培养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呢?
要求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在活动与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请等) 。要求孩子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友好相处,平等相处,平等待人,不逞强、不霸道,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打架骂人 。教育孩子关心和爱护集体,遵守班级的纪律 。培养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