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成熟的诗句有那些

  1.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唐代:李白《襄阳歌》
    译文:遥看汉水像鸭头的颜色一样绿,好像是刚刚酿好还未曾滤过的绿葡萄酒 。
  2.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代:苏轼《惠州一绝 / 食荔枝》
    译文: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
  3.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宋代:苏轼《荔枝叹》
    译文:路旁坑谷中摔死的人交杂重叠,百姓都知道,这是荔枝龙眼经过 。
  4.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译文: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
  5.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唐代:张籍《成都曲》
    译文: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
  6.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译文: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
  7.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明代:杨基《天平山中》
    译文: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 。
  8.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宋代: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译文: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 。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 。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
  9.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唐代: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译文:在万里桥畔住着一位很有才华的歌妓,枇杷花环绕着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丛中,她闭门深居 。
  10. 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黄 。——宋代:苏轼《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译文:橘树何时与山楂、山梨一起长到雪霜来时?一旦经过品评之后,便增添光彩 。橘子能在什么地方避开人们的议论?

诗歌 荔枝 陈辉全诗 《荔枝》—— 陈辉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
1、诗歌赏析:陈辉的《荔枝》诗,着力突出一个“丹”字,布局谋篇十分讲究 。
全诗从远景写笔,以近景作结;对荔枝,有整体泼墨写意,又有局部精工细描;既写绚丽热烈的一面,又写静谧闲适的一面;既写色,又写味;既写外表美,又写内在美 。
所写各点,在诗中揉合成一个和谐整体,大大增强了荔熟图的立体感和鲜明度 。
这是一首写得十分出色的咏物诗 。
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盛赞荔枝成熟时绚丽动人的景色 。
描绘荔枝芳名美味为历代传颂的情形 。
2、作者简介:诗作者陈辉,生卒年亦不详,明代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字伯炜 。
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年间进士,先任贵州按察司佥事,后调任广西按察司副使,参与管理任职省份司法政务 。
为官清正、廉洁,才识高远 。
长于诗,善于鼓琴,著有《琴边清唱》 。
但诗名不高,所作之诗,在历代诗歌选本中,入选不多 。
3、译文:诗的第一句,以写实手法,简洁点明荔枝生长地域、成熟时节,以及成熟时的颜色 。
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
丹,朱红色 。
贾祖璋同志以这一诗句作为文章的题目,既鲜明,又醒目 。
第二句仍以写实手法,描述荔枝果实之丰硕 。
万颗累累,极言果实之多 。
族更团,将荔枝果实浓浓密密,团团簇簇的情状具体描述出来,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
第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以浓重的笔墨,状写荔枝果实和荔枝林雄奇壮美的景观,气氛十分热烈 。
绛雪,丹丸名,诗中用来比喻荔枝果实 。
烂,明亮 。
全句意思是,荔枝象绛雪丹丸似的长满在荔枝树上,浮动着一片艳丽华贵的色彩,荔枝林像一匹匹巨型的红绛,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
第四句转写荔枝果肉的形状与色泽 。
玉壶,用玉制作的壶,诗中用以比喻果肉象玉一样白净光洁 。
水晶,比喻果肉晶莹透明 。
此句用的仍是比喻手法,但诗人运笔,与上句已大不一样 。
它笔法精巧细腻,作喻之物纤小玲珑,一个“寒”字,更与上句热烈场景形成鲜明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