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鸟巢的诗句( 四 )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
浣溪沙 杜甫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 。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
鹧鸪天 晏几道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 。
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 。
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
水龙吟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 。
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 。
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
清平乐 魏了翁 蓝田玉种 。
为我酬清供 。
香压冰肌犹怕重 。
更倩留仙群捧 。
看花美倩偏工 。
举花消息方浓 。
此笑知谁领解,无言独倚东风 。
风流子东风吹碧草 。
年华换、行客老沧州 。
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 。
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 。
东逐水悠悠 。
斜日半山,暝烟两岸 。
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
青门同携手 。
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 。
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 。
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 。
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
古诗词四首赏析急 是初一的吧?四首分别是《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对吧? 观沧海 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
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