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方法怎么写?( 四 )


(三)要根据孩子成长的心理特点给予特别的关注 。小学这六年是人生极其重要的奠基阶段 。家长要学会从牵手到放手,让孩子渐渐学会独立 。还要注意到6——12岁,是孩子感官的关键期,要多采用刺激感官的方式学习;也是孩子语言关键期,要多讲故事给孩子听,多与孩子谈话,多提问,学外语 。6——8岁,是想象力关键期,让孩子多看动画片、科幻片,画画,编故事 。6——10岁,是文化敏感期,让孩子广泛接触文化知识 。8——12岁,是黄金阅读期,要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
(四)要观察孩子智能的优势,施以正确的引导 。家长要了解一种理论,叫“多元智能理论”,它的创立者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每个人起码都有8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自省智能,但是每个人这8种智能的优势和劣势各不相同,因此构成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我们说某孩子有音乐天赋,就因为他的音乐智能有优势;某个孩子在一处陌生的地方能够很快记住复杂的路道和方向,就因为他的空间智能有优势 。那么知道多元智能理论的常识,就是要在引导孩子发展的过程更倾向于扬长,适当的补短,因为孩子的优势智能充分挖掘之后,可能成为他今后发展的强大力量和正确方向 。
(五)要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或运动,培养他们爱上一项运动 。我们孩子现在户外活动时间太少,每天的运动量也不足,少有孩子爱上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跟发达国家的孩子比,体质差异明显 。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户外活动和运动的兴趣,让孩子在体质、心理素质上更好,还要让孩子爱上一项运动,乐此不疲 。这方面,家长要示范,家长要先改变自己不爱运动的不良习惯 。
(六)要带孩子聆听音乐会、看美术展览,培养一门艺术爱好 。艺术素养同样也是受益终生的,必须从小培养 。当孩子喜欢上艺术,将大大有利于想象力、节奏感、审美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这些都是一个优秀孩子的基本素养,内心的美好,离不开这些方面 。
(七)要常带孩子上图书馆、书店,给孩子买喜欢的书籍,培养爱阅读的习惯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电子阅读占据生活时间的时代,但是,手捧一本书进入痴迷的阅读状态,依然是优于电子阅读 。
一是绿色环保,相比于电子阅读,长时间阅读对眼睛比较有利;
二是可以“圈点勾划”,读书就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自古而然;
三是更为重要的,与作者对话,让精神成长,纸质书籍的墨香可以消弭彼此的距离 。
家长要把阅读放进家庭计划,其乐融融地开展亲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