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文成公主的诗句

昆吾御宿自逶迤 ,  紫阁峰阴入渼陂 。
香稻啄余鹦鹉粒 ,  碧梧栖老凤凰枝 。
佳人拾翠春相问 ,  仙侣同舟晚更移 。
彩笔昔曾干气象 ,  白头吟望苦低垂 。
描写文成公主的诗句1. 《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 , 五千貂锦丧胡尘 。
可怜无定河边骨 , 犹是春闺梦里人!黠虏生擒未有涯 , 黑山营阵识龙蛇 。
自从贵主和亲后 , 一半胡风似汉家 。
2. 《三姝媚·怀文成公主》(现代·网友)圣城思绪剪 。
共纯朴藏胞 , 品茗怀远 。
布达拉宫 , 得群山环侍 , 宝光频现 。
见证和亲 , 重修好 , 息兵休战 。
大汉文明 , 耕织蚕桑 , 玉人亲劝 。
全把乡愁托雁 。
扫雪域蛮荒 , 力行身践 。
誉满番邦 , 故路称娘热 , 像依云殿 。
历史回眸 , 存大爱 , 天人必善 。
信是独夫民贼 , 难追风范 。
3. 《古从军行》(唐代·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 , 黄昏饮马傍交河 。
行人刁斗风沙暗 , 公主琵琶幽怨多 。
野云万里无城郭 , 雨雪纷纷连大漠 。
胡雁哀鸣夜夜飞 , 胡儿眼泪双双落 。
闻道玉门犹被遮 , 应将性命逐轻车 。
年年战骨埋荒外 , 空见蒲桃入汉家 。
4.《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唐代·雍陶)汉家公主昔和蕃 , 石上今馀手迹存 。
风雨几年侵不灭 , 分明纤指印苔痕 。
5.《送和蕃公主》(唐代·张籍)塞上如今无战尘 , 汉家公主出和亲 。
邑司犹属宗卿寺 ,  册号还同虏帐人 。
九姓旗幡先引路 , 一生衣服尽随身 。
毡城南望无回日 , 空见沙蓬水柳春 。
描写文成公主的诗句

历史上有哪些是写文成公主的诗 。
最好是著名诗人写的 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 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 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 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 带来了各种牲畜五千五百种 ,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
传说:宝镜化作日月山 , 还有倒淌河等等 。
在百度百科“文成公主”词条里面有很多 。
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9o1SgYCmVH_MfbgGe8Dl5R7d0HIC8oojA4E0dr-a8rtaS09FNmIyILpHnKycfQqGDSp7VDEi2UAukDT1zgY9budFVic7bMTRYyh3j0_CPdK#2
形容文成公主的词语7世纪 , 西藏王松赞干布震撼唐朝 。
当时 , 唐朝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经济文化 。
唐太宗崇尚“一桩婚姻就相当于10万雄兵 。
”知书达理的文成公主 , 朴素大方 , 主动应征作25岁的松赞干布夫人 。
16岁的文成公主迅速做进藏的高原气候调适;同时向松赞干布发起智慧挑战 。
五次比试松赞干布的求婚使臣禄东赞:用丝绸带穿过一块有弯弯曲曲小孔的绿松石(九曲明珠);指出一根两端一样粗的木棍的根部与梢部;分清关在一起的100匹马驹各自是100母马的哪一匹所生;晚上召唤入似迷宫一样的大宫看戏 , 戏后突发安排使臣独自回归自己的住处;最后 , 文成公主站到300名姑娘中 , 让从来没有见过文成公主的使臣挑选 。
——这是藏族文化与汉文化大交流的经典瞬间 。
《文成公主进藏》中写文成公主怎样的优秀品质展现了文成公主智慧、勤劳的优秀品质 。
赞扬了文成公主为民族团结和西藏繁荣昌盛做出的贡献 。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 , 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向唐朝皇帝求婚 , 唐朝皇帝答应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 , 文成公主经历千难万险到达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 加强了藏族和内地的交流 。
试着把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故事简要地写下来 十五年(641) , 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 , 出长安前往吐蕃 。
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亲自迎接 , 谒见道宗 , 行子婿之礼 。
之后 , 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 。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 , 一直备受尊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