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 , 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 , 互相鼓舞着、照顾着 , 一起长大了 , 成熟了 , 便离开这个家庭 , 走向了社会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 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我在这学期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深入学生生活
实践证明 , 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 , 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 , 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 ,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
同时 , 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 , 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 , 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 。当然 , 班主任的管理决不是“巡警和看守式”的 , 而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过程 。孩子们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 , 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 , 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 , 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 。我抓住这一契机 , 深入学生 , 对他们充满热情 , 他们便对我产生心理认同 , “亲其师 , 信其道” , 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
(二)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
在学校 , 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 , 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 。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 不只听其言 , 还会观其行 。班主任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 , 使学生“耳濡”和“目染” , 久而久之 , 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能 。我们学生大多有随手扔纸团、纸片的不良习惯 , 我既不批评 , 也不言语 , 而是躬身--捡起印有泥迹的废纸 , 送到教室后面的垃圾桶 。
从此后 , 教室地面开始清洁起来 。在以后学校卫生随机检查中 , 我们班也多次获得卫生流动红旗 。正所谓“话说百遍 , 不如手做一遍” , 学生工作面广量大 , 要想取得好效果 , 班主任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的机会 , 做到手勤 。比如 , 清除卫生死角时 , 首先扒开又烂又臭的陈年垃圾;放学了 , 随手关上一扇门窗;主题班(队)会上 , 主动写几个潇洒的美术字;体育比赛中 , 及时为学生递上一条毛巾、一杯糖水;学生发烧了 , 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 , 都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 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 进而产生“无声胜有声”的独到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