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什么意思|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什么意思(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知名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故事流传下来的那句名言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让人感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
在解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四大问题 。
一: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
二:荆轲刺秦王前做了哪些准备?
三: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是怎样的?
四: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
荆轲刺秦王什么意思|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一: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其实这不是荆轲可以做主的,而是燕国的太子丹要让荆轲去刺杀秦王 。那么燕国的太子丹为什么要刺杀秦王呢?我觉得有两个原百思特网因 。
1.唇亡齿寒
荆轲刺秦王的背景是秦国王翦破赵!赵国和燕国是邻国,两个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帮助 。当然燕国也会坑赵国,比如长平之战后,燕国对赵国进行过军事骚扰 。结果被赵国痛揍了一顿 。那么现在赵国被灭了,燕国就非常战战兢兢,生怕下一个被灭的就是燕国 。
2.没有盟友
那么燕国为什么不找盟友呢?原因是没有盟友 。当时还没有被灭的诸侯国还有楚国、魏国、齐国 。为什么燕国不找它们联合呢?
楚国和魏国太远,要找它们联合,肯定要经过秦国的防地,可能还没有派人到这两个国家,就被秦国先灭了 。另外这两个国家也被秦国打残了,魏国继赵国之后,很快就被灭了,楚国的国土一步一步被秦国蚕食,国都都被一迁二迁 。
那么齐国为什么不联合呢?因为齐国和燕国有世仇,燕国大乱的时候,齐国曾趁火打劫,差点覆灭燕国 。后来燕昭王报仇,让名将乐毅把齐国按在地上摩擦,差点又灭了齐国 。尽管两个国互为邻居,但互相之间是有仇恨的 。另外此时的齐国和秦国沆瀣一气,两个人互相勾结,和齐国联盟,恐怕会提前灭国 。
所以燕国无奈之下,只有选择了派出刺客去刺杀秦王,希望能够刺杀秦国国君,从而缓解燕国的压力 。
荆轲刺秦王什么意思|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什么意思|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二:荆轲刺秦王前做了哪些准备?荆轲答应了燕太子丹的请求,但是秦王并不是这么容易接近并且刺杀成功的 。所以荆轲刺秦王需要做一些准备 。主要是以下四个准备!
1.樊於期的人头
荆轲向燕太子丹提出要想接近秦王,必须先获取秦王的信任 。所以要对秦王投其所好!刚刚好有一个名将樊於期叛逃秦国,来到了燕国,燕国收留了他 。所以荆轲找到了樊於期,对他陈述了当中的利害关系 。樊於期深明大义,很快就自抹脖子,让荆轲带好他的人头去刺杀秦王 。
2.燕国督亢一代的地图
当然有这个人头可能还不够,于是燕国又将自己督亢一带的地图拿出来,秦国为什么要灭赵国?还不是因为觊觎赵国的土地 。所以燕太子丹将燕国的土地也给秦国,让荆轲取得秦王的信任 。
3.徐夫人的毒匕首
接近秦王之后,然后就开始刺杀 。这时候需要刺杀的工具 。荆轲选择了徐夫人的毒匕首!徐夫人并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个叫徐夫人的人,他专门锻造兵器,特别是淬毒的兵器 。这毒匕首非常锋利,只要刺破了皮肉,那人就会死 。那么匕首如果藏在身上,肯定会被人发现,荆轲决定藏在地图里 。所以后来有一个成语叫图穷匕见,就是荆轲想的招数 。
4.副手秦舞阳(神秘人)
当然,临走之时,燕太子丹觉得荆轲一个人去刺杀秦王有点势单力薄 。于是他又派出了当时能12岁杀人的秦舞阳,让秦舞阳陪着荆轲去一起刺杀秦王 。这里有两个细节:
荆轲走的时候,高渐离击筑,送别荆轲 。并且还唱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燕太子丹却在催促荆轲,希望他快走勿迟 。
而荆轲却表示,他要等一个神秘人一起配合他一起刺杀秦王,秦舞阳是个二货,不能作为我的助手 。
也就是说真正能够和荆轲完美配合的应该是荆轲等的那个神秘人,而不是秦舞阳 。这也为荆轲的失败留下了一个伏笔 。可惜那个神秘人是谁?就不得而知了 。
荆轲刺秦王什么意思|深度解读荆轲刺秦王



三: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是怎样的?荆轲一行人来到了秦国,也是分为四步走 。
1.贿赂蒙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