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怎么写?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 。而新教材已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在教材的开始,不再急于讲授课文 。而是打破了常规,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学期初,我就注重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 。通过观察、模仿、练习,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利用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要心静”,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要求学生写字时,一定要跟写字歌进行对照 。老师随时进行督促和指导 。一周下来,学生写字时已是个个端坐 。除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好字 。每课后的描红练习,不可忽视,每天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耐心细致、精心地指导,并严格反复长期的训练,从而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漂亮了 。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小语修订版大纲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课堂上的收获实在是微不足道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决心真心实意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
三、把握训练训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
新教材旨在使学生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把书读活 。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能力 。就拿口语交际这一训练来说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概括、说话等能力,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天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从而也为夯实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教这类训练时,要精心组织,重“说”和“演”的训练 。如,我在教第九课《亡羊补牢》时,根据书上的插图,实地模拟进行表演,这样使学生的形象感知变得直观化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相互之间对起话来头头是道,不但“说”得到了锻炼,也使学生感悟了许多道理 。
四、多读、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 。
1以问促读(何谓泉“泉”是指“从地下流出的水”,第二自然段写什么,其中一个学生说写的环境,学生回答的虽然不是预设的,但却是一个很好的答案,于是我因事利导,提出了一个抓重点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红花与绿叶的问题,讲到了上一课荷花与荷叶的描写的关系,引出绿、清、深的水,学生明白了许多问题,我想这是这节课的亮点 。启发:注意课堂的动态生成才是生态课堂,不要光想把学生往教案上引,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 。)以疑促读(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刻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 。)以赛促读(“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比谁读的好,用什么样的感情 。边读边悟,边演边悟,这样避免了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同时注重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对话,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扎实,教师教得自在 。)以品促读(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