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年牢》有感格式怎么样?

课堂上我们会常用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老师也常会这样这样预设:学生纷纷举手,有声有色地讲着自己身边发生的实例 。在以往的课堂上,我的学生也确实如我所料,言他之所知 。可在上《万年牢》这一课时,却经历了让我尴尬又万分痛心的一刻 。
《万年牢》一课主要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认真、实在、讲诚信,这样才能赢得永久的好信誉 。在课的结尾,我像大多课程设计一样,向学生拓展了那样一个问题 。学生起初是沉默的,我又一次给了他们提示,胆子大一点的学生终于举起了我希望看到的小手 。可他的答案却令我大大吃惊:“老师,我身边没有万年牢 。我觉得我身边的人大多不讲信用 。”这个学生好似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其他的小手争先恐后地举着,生怕我看不到 。
他们沉默时,我是有些尴尬的 。可他们的答案却莫名刺痛了我的心 。一个人的真诚与诚信在现如今竟已如此难寻了吗?突然很为这些孩子们感到惋惜 。在学校里,他们要学人性的真善美,要学“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可是出了校门,社会是否为他们做了“言必信,行必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的良好示范了呢?一个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孩子,受到的教育和看到的行为有如此大的反差,他的价值观最终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不可想象 。
社会需要诚信,孩子需要一个有诚信的社会 。望我们每个人都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读《万年牢》有感格式怎么样?


“卖冰糖葫芦哦!卖冰糖葫芦哦!”每当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就想起上星期学的一篇课文《万年牢》,学了这一课,使我受益匪浅 。
《万年牢》这一故事主要讲了:小女孩的父亲是走街串巷卖冰糖葫芦的,在天津非常有名 。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父亲做糖葫芦,用的是上等的材料 。早晨起来,父亲去市上买红果、海棠、山药、红小豆等,先把这些东西洗干净 。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最好的放在阳光下晾晒 。青丝、玫瑰也要上等的 。这样才能做成冰糖葫芦 。父亲甩“糖风”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 。父亲还说:“我的冰糖葫芦蘸出的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
后来父亲找了一份工作,干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仍然提着篮子在街上叫卖 。自己吃苦不怕,他说,凭着良心做买卖才是正路,不能做亏心买卖 。“公平买卖讲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父亲还教育女孩:“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