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辍耕录》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如何写?( 三 )


一、《南村辍耕录》的准备
陶氏家族自古名人就很多,陶宗仪把陶渊明、陶弘景当作自己的祖辈来看待,在《辍耕录》卷一六中记录了此二人的年谱,且把自己晚年定居在松江的草堂称为“南村”,就是秉承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心态的体现 。陶宗仪父亲陶煜博学多识,为人倜傥正直;母亲赵德真系宋太祖子燕王德昭十世孙孟本之女;舅父赵雍为著名的书画家 。如此深厚的家学渊源,使陶宗仪从出生起就受到了良好教育,为日后成长为一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陶宗仪自幼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聪颖,十岁时,父兄以伏生《尚书》口授宗仪,《尚书》历来被称为“诘屈聱牙”,而宗仪过目即能成诵,这让陶氏家族人刮目相看,倍加期许 。[1]由于受到家学的熏陶,宗仪自幼就对书法和字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称“爰自蚤岁粗知六书之旨,凡遇名迹古刻,博览精研,靡有怠日 。每续史传,以至百氏杂说,书录所记善书姓名,捃摭殆遍”[2] 。这种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的学习习惯正是《辍耕录》得以完成的创作基础 。
《辍耕录》的准备时间很长,如卷六的“鬼赃”末尾云:“泰不华元帅为西台御史,阅其案,朱语曰‘鬼赃’云 。余亲闻泰公说甚祥,且具有钞具案文,惜不随即记录,今则忘邑里姓名岁月矣 。”据《元史》卷一四三《泰不华传》,泰不华在延祐八年(1320)拜江南行台监察史,后文宗建奎章阁学士院,拜中台监察史 。又奎章阁事在天历二年(1329)二月,因此,宗仪听闻“鬼赃”事不会晚于天历二年二月,即宗仪19岁时 。虽“鬼赃”一条是后来撰写入书,但宗仪却在如此小的年纪时就已经很自觉地把身边听到的事情随笔记录下来了 。
又《辍耕录》卷一九《铁武肃铁券》条,文中记至元丙子,钱武肃铁券在战乱中丢失,后至元丙子(1336),铁券被一渔农捞得,后被钱贇购回,可说是失而复得 。宗仪过访钱贇,钱曾出示铁券给宗仪一观,宗仪以为“青毡复还,诚为异事”,当即抄录券词和武肃王当时所上的谢表文稿 。文中还说:“昨晚检阅经笥,偶得于故纸中,转首已三十余年”,《辍耕录》成书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详见后文),自后至元丙子到至正二十六年,首尾三十一年,与文中“三十余年”之说相吻合,若晚一年则与“三十余年”之说不符 。因此钱贇失而复得铁券与宗仪过访钱贇的年份应该同是后至元丙子年 。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窥见宗仪在从事著述时的一个基本方法,即随时留意并记录下可以用的资料,以备他日撰著时采择使用,这在《辍耕录》写作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二、《辍耕录》开始写作时间与成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