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小青蛙听故事说课稿教案( 三 )


三、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德教育 。
第三环节,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故事表演 。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故事主要情节的理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使幼儿更加喜欢故事 。这种分角色表演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有成效的掌握了动物间的对话,并把其中的礼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第二步利用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师幼一起复述故事,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师小结时,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德教育 。
六、说活动延伸
为幼儿准备多种材料,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引导幼儿开展区域活动 。
美工区--绘画:通过《给小青蛙穿衣服》涂色活动让幼儿进一步对小青蛙的认识 。
表演区--表演游戏:小青蛙听故事
把活动中用过的头饰放到表演区,满足活动中没有表演的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生动逼真地表演,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
阅读区--多种形式的听故事,如:边看画册边自己讲故事、听录音故事等 。
活动反思:
《小青蛙听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青蛙和鱼儿、月亮为角色,讲述了一个小青蛙听故事是不安静、乱插嘴的故事,特别是小青蛙认真听故事的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本次活动我把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作为本课的重点 。活动开始师我边敲击圆舞板边有表情的说:“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 。”有一只青蛙今天特别高兴,我们来猜猜为什么,好吗? 这一环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 。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谁能看出这是在哪儿?为什么这样静悄悄?” “小鱼看见月亮出来了,它心里怎么样?”“它怎么做的?”这样的问题让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 。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之后,我讲述了故事中的对话,,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在孩子了解对话的基础上,我结合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说小鱼 、小青蛙的对话 。如运用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 。这种灵活有趣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有成效的掌握了动物间的对话,并把其中的礼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